《野猪林》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塑造

《野猪林》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塑造

  在《野猪林》中,人物沿袭了中国古代文学与戏剧中的善恶分明模式,人物的忠与奸、好与坏都是一目了然的,这是戏曲电影与电影在直观上的最大区别。在《野猪林》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正面人物则当属林冲与鲁智深。在戏曲中有俗谚云:“宁穿破,不穿错。”在影片中,所有演员的穿着打扮都是严格遵守戏曲已经固有的服饰程式的,为了与之加以配合,电影的背景幕布则多采取了暗淡的色调,以免抢走演员的光辉,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在影片的一开头所出现的林冲并非是武生惯常的短打扮,而是身穿白色的武生花褶,头上所戴的武生巾则暗示了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褶是京剧舞台上的重要服装之一,也称褶子或道袍,是一种斜领的长衫,无论是文生抑或是武生乃至旦角都可以穿褶,褶子表示的是平民百姓日常所穿的便服。此时的林冲在一片春色之中,陪同妻子张氏观赏风景,心情惬意,夫妻感情美满温馨。褶子表现了一种不具攻击性的精神状态,而林冲白褶子上的花绣与林冲手持的折扇则表现了林冲的儒雅。正因为林冲有着如此甜蜜和谐的家庭生活,且性格中又有文弱、懦弱的一面,才会在与高俅的冲突中一忍再忍。此时的妻子大病初愈,夫妇俩还愿而归,对林冲来说,正是志得意满、对未来充满希望之际,白色武生褶子既突出了林冲的玉树临风,也体现了这是他人生中最后的欢愉。其后林冲的服饰在白虎节堂蒙冤之际换成开氅,在雪夜沽酒之时换成轻便的箭衣,所代表的不仅是林冲在个人遭际上的改变,也是他在思想境遇上的改变,从文弱退让到渐渐萌生反抗念头,最后愤然与这个黑暗的世界一刀两断。

  花和尚鲁智深在扮相上则采用了花脸,黑色是鲁智深脸谱的主色,根据《中国京剧服装图谱》对脸谱用色的阐释,黑色代表着刚强粗犷,这正是鲁智深性格中最为突出的一面。鲁智深在《野猪林》中,无疑是一位怒目金刚,在整部《水浒传》中,最终也是取得了坐化结局,是为数不多的具备某种神性的人物。在整部电影中,鲁智深的刚烈、疾恶如仇与林冲的软弱退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高衙内初次调戏林娘子张氏时,就是鲁智深打抱不平,使得高衙内灰头土脸,而在林冲千里迢迢发配沧州时,又是鲁智深一再出手援救。对于这个世道的黑暗,从提辖的身份中脱离出来的鲁智深无疑比林冲看得更为清楚,对于邪恶,这个曾经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硬汉的容忍度也更少。

  而奸角的设置则当属高俅父子,两人的妆容都以白色为主,这是因为“红忠白奸”是京剧扮相上的重要原则之一。而高俅位高权重,年纪也较大,且心机深沉,就“大雪飘”唱词来看,高俅迫害林冲,仅仅是他飞扬跋扈、祸国殃民的一个缩影,他所为害的是整个北宋王朝,故身穿蟒袍,挂灰色髯口,以白色脸谱饰之。而高衙内则仅是一个纨绔子弟,虽然行事莽撞荒唐,其实也颇有心机,在向高俅进林冲谗言之际,回避自己觊觎林娘子的私心,一味强调林冲对高俅不敬,可见其善于把握其父的心理弱点。高衙内年纪较轻,扮相为小花脸,即丑角,所用念白为京白,令观众一眼而得知此为仗势欺人的跳梁小丑。

  从《野猪林》来看,整部电影较好地呈现出了戏曲艺术原有的独特韵味和节奏,同时在电影手段的运用方面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格,属于建国以后戏曲电影在艺术形式方面探索的成功例证。对于《野猪林》在人物塑造中形成的经验,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乃至戏剧工作者是极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宣传和推广的。在戏曲艺术的发展进入瓶颈,而电影艺术又正是一片尚待开垦的沃土的今日,总结戏曲电影的特点、功能和创作意义是一种新的开拓。《甄?执?》等剧目的成功事实也证明,在文学、影视剧与戏曲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状态,各剧种的表演大师们的技艺有必要依靠电影这一新媒介在胶片中得到保存,戏曲与电影这两种既有区别又有共同之处的艺术形态在美学上还有进一步交融的余地,新一代的戏曲爱好者、鉴赏者也将从戏曲电影中孕育而出。

为您推荐

“感人的情节”让形象设计打动人心

“感人的情节”让形象设计打动人心   《亲爱的》展示了很多感人的情节画面,也使影片中的角色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打动观众的关键点。   (一)传统与个性的挣扎   《亲爱的》中的李红琴,她的命运,体现了中国劳动体制下..

“创作题材新颖”为形象设计的成功埋下伏笔

“创作题材新颖”为形象设计的成功埋下伏笔   电影《亲爱的》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导演陈可辛在观看一部寻子纪录片后受到触动,对这个题材产生兴趣,立刻让编剧深入采访创作了该影片。“打拐”题材电影充满纪实性..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女性形象的审美演变

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特色

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特色   表面看上去非常高冷的安迪好像随时都戴着一个精致的面具,在她眼中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没有用高低贵贱之分看到周围人的情况下,她对待身边一切人事的态度都能保证公平理智,但因为家族精神病..

基于成长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成长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塑造   罗伯特·麦基是底特律优秀的编剧,其在《故事》着作中曾写道:“优秀的作品在揭示人物真相的同时还会仔细刻画描写出人物本性变化轨迹,无论朝着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发展。”《欢乐颂》..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原型批评(即神话批评)诞生于20世纪初,兴盛于50年代,是20世纪最重要的批评方法之一。它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所谓原型,就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1]“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