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方话语到大众文化
高雅严肃的官方话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统治银幕,即使出现大众的日常化生活,也往往是为崇高的官方话语所服务的,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时代感的展现,似乎不如此不能实现艺术的深度模式。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1982年上映的《茶馆》,尽管影片始终围绕着市井小民展开,然而影片承载的却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未来何去何从的宏大叙事,剧作本身的艺术成就与老舍特有的幽默、讥讽等艺术表现力固然使得《茶馆》成为经典,但是在经典之外却依然产生了许多口号式的、粗制滥造的影片,这种现象是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的。例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后,大量的电影工作者赶赴四川灾区,拍摄四川人的抗震救灾过程与灾后重建之路,如《震撼世界的七日》《惊天动地》等,尽管这一类电影都试图传达出一种庄重严肃的艺术精神,也选用了一批明星,然而最终却由于时效性的缺陷与内容上的浅薄很快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由此可见,与大众的欲望相脱离的电影很难在电影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电影创作来说,并不意味着要急切地摆脱官方话语的束缚,纵观好莱坞电影《风语者》《珍珠港》《空军一号》等,实际上也是一种美式官方话语的呈现。因此中国电影是要在官方话语和大众文化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徐峥狂揽12亿票房的《人再?逋局?泰?濉肪褪且桓鎏逑执笾谖幕?的成功范例。在第一部的《人在?逋尽分校?导演所要表达的还只是一种老百姓在“春运”之下的尴尬与无奈,虽然获得了受众的肯定,但可以说并没有完全脱离官方话语(如讨薪民工的好人有好报等)。而在《泰?濉纺酥梁?寒的处女作《后会无期》中,可以说导演重新确立、完善了一种体现大众生活、大众思维的公路电影模式。既展示了一种风土人情,又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人性进行了探索,其中王宝强所饰演的角色虽然仍然未脱离“好人有好报”模式,但是他所表现出的对母亲的孝顺、对范冰冰的喜爱等,毫无疑问,更贴近观众的心。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