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奎因长镜头下的历史
麦克奎因在拍摄电影时,非常善于应用长镜头,在《为奴十二载》中,麦克奎因就很好地利用了长镜头技术展现故事的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和形象。
在《为奴十二载》中有很多这种艺术手法。比如在所罗门被吊在树上这个情节中,麦克奎因就应用长镜头技术鲜明地刻画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在这个情节中,所罗门已经成了奴隶“普拉特”,由于普拉特心中对奴隶命运的不甘心以及对原来自由生活的向往,导致普拉特对奴隶生活的反抗和痛恨,尤其是对非常爱找茬的白人工头提毕茨。普拉特的反抗也给其自身带来了灾难,白人将他吊在树上并且实施刑罚。后来管家赶走了白人,但是管家并不是为了救普拉特,而是本着保护主人财产的目的赶走了白人,却没有把普拉特从树上放下来。而普拉特也在树上苦苦地挣扎着,尽力地踮着脚站在湿滑的土地上。麦克奎因在展现主人公极力自救的这一情节中,没有用更多的电影拍摄手法,就只是将镜头对准在主人公身上,观众可以清晰地听到主人公发出的呻吟声和周围的蝉鸣声。但是麦克奎因并没有一直描述主人公命悬一线的苦苦挣扎和呻吟,通过镜头的扭转让观众看到白人悠然自得工作和休息的场景,甚至在普拉特的周围还有小孩子在愉快地玩耍。这种生与死的对比,展现出黑人奴隶制度下黑人理所应当承受的待遇。在这个场景中,麦克奎因用镜头艺术冷静地描绘出白人们自然的生活,用一种对比鲜明的视觉语言不动声色地展现了白人对黑人奴隶的虐待和践踏。有些观众在看到这段场景时,感觉导演似乎在这个镜头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了,但是这正是麦克奎因的独到之处。这种独到之处源于麦克奎因对电影艺术的深层次理解和个性风格的展现。麦克奎因通过这段单调、冗长的画面,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主人公惨痛的奴隶生活以及白人的麻木不仁。
除了以上关于主人公的长镜头描写以外,还有一个长达8分钟的关于艾普斯鞭打奴仆帕特西的情节。在这个场景中,导演麦克奎因在拍摄时的中心点聚焦在了鞭策柱上,围绕这个中心将镜头旋转了4圈,非常深刻地展现了女仆为了得到一块肥皂而遭受到的惨烈刑罚。由艾普斯夫人鞭打女仆更多的原因是出于自己的嫉妒心,普拉特在这场刑罚中扮演了艾普斯夫人的打手和工具,普拉特的内心充满着无奈和煎熬。直到艾普斯先生扭曲的面孔出现以及那句“人对自己的财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说出来时,这段场景达到了高潮。在镜头中,麦克奎因还特意对女仆血肉模糊的皮肤进行了两次特写。白人奴隶主变态的行为和言论以及奴仆惨烈的皮肤,这些景象都强烈地刺激着观众的大脑,影片中的女仆赤裸的身体就是对黑人奴隶制度最直接的批判。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