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紫色》相比小说《紫色》存在的局限性

电影《紫色》相比小说《紫色》存在的局限性

  在电影美学理论中,小说改编电影是存在风险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来自导演,他的创作风格和价值观影响着影片的走向,而观众的意识形态也决定着改编电影的命运。在原着中,艾丽斯旨在通过人物命运体现社会的变迁,妇女主义的进步,种族歧视等思想,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而在电影中,种族、女性与宗教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并没有被深刻地揭示,这显然与艾丽斯的主旨是相悖的,这也是改编电影《紫色》的不足之处,当然也是电影技术导致的局限性。

  在小说中,艾丽斯浓墨重彩地叙写了非洲的黑人文化传统,并通过西丽姐妹俩的书信,将生活世界各地的受歧视的黑人联系到了一起。耐蒂的信,实际上是作者寻根思想的体现。在影片中,耐蒂的非洲寻根之行被剪切掉,这样导致了黑人与黑人间的联系减少了。再者,小说《紫色》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比如关于宗教的批判,这也是对种族歧视的挑战,而在影片中关于这样的内容展示几乎没有,西丽本人对上帝的认识都是模糊的,更谈不上批判。最后,在人物形象对比方面,小说中的莎格更具个性,她直言不讳“上帝谁也不是,只是个它”。在西丽心中上帝是救世主。改编电影中这一情节与原着大相径庭,莎格的个性和信仰都有所变化。在电影中,莎格是有叛逆行为的,她对宗教不严肃,因为自己的父亲就是一名牧师,在莎格眼里,父亲就是宗教的代表,莎格的形象与小说相距甚远。影片中,传来圣歌声,莎格与父亲和解。这一情节的变化改变了艾丽斯的初衷,改编电影让莎格皈依了传统基督教。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