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之中的魅力表现

反差之中的魅力表现

  《温故一九四二》是一部纪实体的小说,和刘震云的故乡系列作品相同的是这部作品仍然表现出了游戏特征。在书中,政治话语的冠冕堂皇和乡间俗话的粗鄙乡俗通过混合杂糅手法实现了和谐交织。高雅、庄重、诚恳与粗俗、戏谑、轻侮之间搭配成了喧哗声中的一场狂欢。作者尝试用这些消解传统语义的话语来体现自己坚决的战斗姿态。比如小说中描写了一名普通的中国妇女,这名妇女新中国成立前是地主的雇工,新中国成立后是人民公社社员。书中说她承受了92年的中国历史,是参与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千千万万中国人中的一员,也是“最终的灾难和成功的承受者和付出者”。在刘震云看来,波澜壮阔这些政治词汇与小人物的成功和灾难相比才能更加显现出历史的价值。刘震云甚至毫不避讳地在文中说:“对一个泱泱大国政府首脑的要求,不在他的夫人有无咖啡,只要他们每天不喝人血,无论喝什么,吃什么……”这些话语充满了反讽的意味,也是权力讲述历史观的残酷。在《温故一九四二》中作者还使用了一些官场中的套话格式,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当政治家演讲的那一套格式配上通俗易懂的话,更能体现出庄重裹挟着卑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官场气息。

  刘震云作品的深刻和对历史大快朵颐的解构可能是打动冯小刚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冯小刚的电影中,沉寂代替了各种人物间的喧嚣,人物的对话和画外音也很难形成故事的整体感。刘震云原着中那种解构正史的酣畅淋漓在电影中因为偏重宏大叙事而变得失去色彩。观看电影《1942》总让人感觉是在看《建国大业》。这种原着和电影间的巨大反差,表面上可以归为艺术改编带来的必然变化,但是具体的影像并非不能表现充满思想的文本,故乡系列的文风仍然可以在影像中继续狂欢。例如李浚谥的《黄山伐》和姜文的《让子弹飞》就是一个用狂欢的影像来解构历史的成功范例。李浚谥的《黄山伐》用农民间的插科打诨和无厘头表演来重新上演了一场决定历史走向的战争,让一场历史上面的大战变成了小人物的历史,成为一场混乱肉搏中的狂欢。当然,李浚谥无疑拍摄了一部轻喜剧,他将战争之前的狂欢与战争结束后的死寂结合起来,在强烈的反差中观众能更加明白战争的残酷,战争对于每个处在其中的人来说是没有胜利而言的。即使再夸张的荒诞和恶搞也掩盖不住战争的血腥和残忍。这也更加接近刘震云所追求的“让人笑的悲剧”。

为您推荐

影片中男明星的气质体现的男人魅力

影片中男明星的气质体现的男人魅力   不难发现,当下很多电影融入了男明星的英俊身材,吸引了众多女性的目光。无论哪一国家的男明星体现出来的气质都是电影界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位着名的学术家认为“男人的气..

人性魅力在电影中的重构

人性魅力在电影中的重构   电影《特洛伊》在主要角色的表现上突出人性的魅力,首先我们要观察的是古希腊人是如何看待善与美的表现的,从着名作家汪子嵩编写的《希腊哲学史》中不难看出,善的希腊词汇的意思是优越、合理..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音乐魅力简析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音乐魅力简析   影片一开始观众便领略了壮美的山河景色,德奥边陲的阿尔卑斯山区美景尽收眼底,这种祥和的气氛不免令观众对未来、对和平自由充满向往之意。伴随着柔和的音乐旋律与山河画面的变换..

通过电影细节来看人物的精神魅力

对“魅力电影”理论的深度嬗用

对“魅力电影”理论的深度嬗用   汤姆甘宁认为1906年之前的早期电影与1906年后占据世界电影支配地位的叙事电影有很大不同。前者更偏向于“展示”而非“讲故事”,这种电影被称为“魅力电影”。”《冰雪奇缘》的剧情..

舞台动作的设计――表演细节的艺术魅力

舞台动作的设计――表演细节的艺术魅力   美国电影表演艺术研究学者玛丽?奥勃莱恩在《电影表演》一书中写道:“电影是一种演出的形体艺术,正是这种形体影像的汇集打动观众并使他们身临其境。”①在电影表演中舞台动..

语言的独特魅力――个性化标签

语言的独特魅力――个性化标签   关于台词语言的艺术处理理论上音高、音量、音长、音色是构成语言声音色彩千变万化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又共同配合、使得语言具有高低抑扬、强弱轻重、快慢缓急、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