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国家形象的“外衣”:“中山装”“西装”

动漫国家形象的“外衣”:“中山装”“西装”

  动漫电影的发展和传播,对于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有着它的作用性。但这种作用性绝非决定性。它就像一件“外衣”,可以给整体形象添光加彩,但内在的本质发展还需要客观地去看待。毕竟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动漫要构建国家的形象性,就要体现出它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想,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外貌特征和内在精神,这样才能完成一个极富内涵的形象的塑造,塑造出具有完整个性的国家形象。

  中国动漫电影也好,美国的也好,都是以动漫作为宣传媒介或是手段,来构建国家的形象。漫长的历史文化的积淀给予了它们这种便利条件,这也是国家形象构建策略的基石。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强调自谦、自律、自省的。用现代词汇来诠释就是低调。也正是由于这种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包蕴出了中华民族内敛的性格特征。之所以将国产动漫形容为“中山装”,就在于想强调它的民族性,一种与世界其他民族不一样的形象感。动漫电影词汇的热播,其源头,就是它的迎合感,迎合了社会、迎合了教育、迎合了人群。但这种迎合感的建立基础应该是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上的,而不能超出其原有的意蕴而折射出肆意编造的制作状态。谦虚而不张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这种含蓄而深沉的价值取向可以在民众中达成共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动漫电影的受众人群并不一定是孩子,但多半的确是孩子。孩子的成长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形象。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带来国际声誉,从而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动漫电影作为国家形象的一件“外衣”,起到的只是“御寒保暖”的作用,还达不到“强身健体”。只有它的功能强大了,它的作用性才能更强。塑造出更多的具有中国传统味道的人物形象,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保有自己的“中国风”,留有“中山装”的中国学派味道,让外显和内核都能体现出中国的民族文化象征。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为思维模式,寻找到更好的创作灵感。正如当代具有标志意义的艺术家曾凡志所说:“艺术如果跟创作者的精神活动无关,它多半是不会成功的。”

  不可否认,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产的动漫是必要的,但也没有必要以此来束缚住动漫前行的脚步。凡事都具有双重性,任何的回避都于事无补。面对美国动漫产业化的发展,“自由、博爱、平等”的美国精神的弘扬,我们更没必要纠结于它的高低优劣。艺术不分贵贱,衣服不论款式,只要适合就好。通过早期的动漫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状况来看,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文化上的作品还是有着不可阻挡的力量的。通过水墨、剪纸的方法来表现,将其提炼加工成艺术品,将中国传统元素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具有“东方魂”的魅力,深刻广泛地激起西方人好奇的情志,引起轰动性的效应。这就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表现。而国家形象的建立恰恰需要这中国软实力的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要想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行,必然离不开民族的审美创造和欣赏需求。建设和谐的世界氛围,提高国有形象,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整合利用好现有的实力资源,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来不断提升软实力。

为您推荐

“感人的情节”让形象设计打动人心

“感人的情节”让形象设计打动人心   《亲爱的》展示了很多感人的情节画面,也使影片中的角色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打动观众的关键点。   (一)传统与个性的挣扎   《亲爱的》中的李红琴,她的命运,体现了中国劳动体制下..

“创作题材新颖”为形象设计的成功埋下伏笔

“创作题材新颖”为形象设计的成功埋下伏笔   电影《亲爱的》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导演陈可辛在观看一部寻子纪录片后受到触动,对这个题材产生兴趣,立刻让编剧深入采访创作了该影片。“打拐”题材电影充满纪实性..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女性形象的审美演变

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特色

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特色   表面看上去非常高冷的安迪好像随时都戴着一个精致的面具,在她眼中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没有用高低贵贱之分看到周围人的情况下,她对待身边一切人事的态度都能保证公平理智,但因为家族精神病..

基于成长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成长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塑造   罗伯特·麦基是底特律优秀的编剧,其在《故事》着作中曾写道:“优秀的作品在揭示人物真相的同时还会仔细刻画描写出人物本性变化轨迹,无论朝着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发展。”《欢乐颂》..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原型批评(即神话批评)诞生于20世纪初,兴盛于50年代,是20世纪最重要的批评方法之一。它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所谓原型,就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1]“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