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国家形象的“外衣”:“中山装”“西装”
动漫电影的发展和传播,对于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有着它的作用性。但这种作用性绝非决定性。它就像一件“外衣”,可以给整体形象添光加彩,但内在的本质发展还需要客观地去看待。毕竟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动漫要构建国家的形象性,就要体现出它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想,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外貌特征和内在精神,这样才能完成一个极富内涵的形象的塑造,塑造出具有完整个性的国家形象。
中国动漫电影也好,美国的也好,都是以动漫作为宣传媒介或是手段,来构建国家的形象。漫长的历史文化的积淀给予了它们这种便利条件,这也是国家形象构建策略的基石。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强调自谦、自律、自省的。用现代词汇来诠释就是低调。也正是由于这种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包蕴出了中华民族内敛的性格特征。之所以将国产动漫形容为“中山装”,就在于想强调它的民族性,一种与世界其他民族不一样的形象感。动漫电影词汇的热播,其源头,就是它的迎合感,迎合了社会、迎合了教育、迎合了人群。但这种迎合感的建立基础应该是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上的,而不能超出其原有的意蕴而折射出肆意编造的制作状态。谦虚而不张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这种含蓄而深沉的价值取向可以在民众中达成共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动漫电影的受众人群并不一定是孩子,但多半的确是孩子。孩子的成长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形象。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带来国际声誉,从而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动漫电影作为国家形象的一件“外衣”,起到的只是“御寒保暖”的作用,还达不到“强身健体”。只有它的功能强大了,它的作用性才能更强。塑造出更多的具有中国传统味道的人物形象,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保有自己的“中国风”,留有“中山装”的中国学派味道,让外显和内核都能体现出中国的民族文化象征。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为思维模式,寻找到更好的创作灵感。正如当代具有标志意义的艺术家曾凡志所说:“艺术如果跟创作者的精神活动无关,它多半是不会成功的。”
不可否认,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产的动漫是必要的,但也没有必要以此来束缚住动漫前行的脚步。凡事都具有双重性,任何的回避都于事无补。面对美国动漫产业化的发展,“自由、博爱、平等”的美国精神的弘扬,我们更没必要纠结于它的高低优劣。艺术不分贵贱,衣服不论款式,只要适合就好。通过早期的动漫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状况来看,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文化上的作品还是有着不可阻挡的力量的。通过水墨、剪纸的方法来表现,将其提炼加工成艺术品,将中国传统元素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具有“东方魂”的魅力,深刻广泛地激起西方人好奇的情志,引起轰动性的效应。这就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表现。而国家形象的建立恰恰需要这中国软实力的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要想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行,必然离不开民族的审美创造和欣赏需求。建设和谐的世界氛围,提高国有形象,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整合利用好现有的实力资源,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来不断提升软实力。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