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环境与社会:
八大行动纲领与《狼图腾》
1984年,深层生态学的倡导者奈斯和塞欣斯提出了八条行动纲领。其中除了基本观点,地球上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的健康和繁荣有其自身的价值。深层生态学者进一步提出,当代人过分干涉非人类世界,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恶化。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政策,这些政策影响着经济、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其结果将会与目前大有不同。意识形态的改变主要是在评价生命平等(即生命的固有价值)方面,而不是在坚持日益提高的生活标准方面。[5]这八条行动纲领内涵层层深入,深层生态学者将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相关联,为解决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指明了方向。电影《狼图腾》中,阿诺的拍摄视角也关注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当汉族来到草原,农耕文明妄图要改造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建设兵团以发展经济为理由,盲目地对草原生物赶尽杀绝,过度放牧,开荒种地,造成鼠害成灾,加剧草原荒漠化。现代人以推进文明进程的理由傲慢地征服自然,给草原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生态灾难。阿诺尝试在影片中启发人们思考,如何避免生态灾难?也许答案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还需要改善社会关系,改变所有人的意识形态。
让?雅克?阿诺喜欢将现代与古老文明交织,所以在电影改编拍摄中他将深层生态意识与蒙古古老神秘的图腾文化相关联,同时也向观众传递了蒙古牧民的自然生态意识。在牧民毕利格老人的眼中,万物生灵皆有思想,必须怀有一种敬畏的心理,而其中狼更是长生天“腾格里”派到草原的神明,是大草原的守护神。狼群能阻挡黄羊对草原牧场的破坏,狼天生就是来帮助牧民管理维护草原秩序的,而人杀狼也是在保护草原,人与狼都是生物链上平等的物种。这种思想与深层生态学八条行动纲领中“地球上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的健康和繁荣有其自身的价值”不谋而合。而狼死后,牧民按照“天葬”习俗,把狼的肉体抛向天空,旨在将狼还给腾格里,回到天堂。同样的,牧民死后,也采用“天葬”习俗,将肉体还给自然万物。牧民的这种“天葬”习俗体现了深层生态学的“共生”的意识形态。在牧民看来,人的生命和其他一切事物的运行模式都是循环往复的,而这种深层生态意识将随着蒙古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