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暗示着辟邪与祈福的文化内涵
红色代表成功与光荣。汉语中,“红”经常是成功的象征,事业开头顺利叫“开门红”;受到上级赏识的人叫“红人”,名气大的明星叫“当红明星”,运气非常好叫“走红运”。因此,“红色”被赋予了强烈的正面形象,成为了“正义”的色彩,也由此被赋予了“辟邪”的文化意义。影片中的红色正体现了红色的“辟邪文化”,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在“我奶奶”的原配丈夫被杀死后,吩咐大管家罗汉大叔用红色的高粱酒将十八里坡整个泼上三遍,用“能消千病百毒”的红高粱酒杀杀霉气,随后的镜头便是伙计们在泼酒,整个画面又被漫天泼洒的高粱酒染红了。而祭酒誓师,出征去反抗侵略者的情节,既是人们在用“红色”的高粱酒去对抗邪恶,又是人们在祈福自己平安的最好暗示。
综上所述,导演通过对代表热情奔放的“红色”的特别应用,把《红高粱》作品中揭示的吉祥喜庆、顽强生命力以及辟邪祈福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演绎得出神入化。“红色”既颂扬出了片中人物的淳朴品质,又彰显了人物的个性以及对鲜活奔放生命和自由热烈之爱的追求,象征着蓬勃的生命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这也正切合了《红高粱》通过“红”的色彩赞美生命自由的主题,并最终点明了电影的核心价值观――生命与爱。
为您推荐
日本电影中的“死亡”文化原型
日本国民的死亡观源于对樱花的崇拜,樱花常用来比拟高尚的人的生命,樱花刹那芳华间消逝,使日本民族形成了悲观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自我升华的传..
“传统文化电影”的未来之路
作为传统文化电影,“传统”元素在现代的发展过于迅速,能够给予人们的文娱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能够吸引观众的因素就在于这部作品的“特性”和“未知领域”的大小。一部作品想要抓住观..
“传统文化电影”发展的不足
人们在看黄梅戏的时候,虽然能够感受到黄梅戏文化的成长,但是这些电影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物冲突是一部电影的关键所在,观影者认为,一部电影中的人物矛盾愈激化,电影的好看度..
新世纪“传统文化电影”的创新及价值
在1990年之前,“经典电影”大多数都是根据已有的剧本经过翻译后编写成的。通常来说,改动幅度并不是太大。不过,自21世纪开始,各种别出心裁的电影逐渐兴起,且均凌驾于原有的剧本之..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人文特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性。以1998年迪士尼发行的电影《花木兰》为例。《花木兰》的故事源自我国经典民歌《木兰辞》..
英国电影文化素描与意识形态
(一)英国电影的文化素描
着名的英国学者勒兹?库克的观点:“电影就是社会、阶级、地域、身份以及种族的一个写照。”英国本就是文学大国,狄更斯、莎士比亚、托马斯?哈代、艾?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