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之手的暴力暗杀

黑色之手的暴力暗杀

  (一)暗杀的阴谋――刺杀教父

  《教父》三部曲似乎分秒必争,都与暴力、阴谋、暗杀、偿命等一系列的黑色主题息息相关,然而它却与以往的黑帮题材电影不尽相同,它并非一味地渲染一种黑色恐怖的视觉冲击感,甚至在镜头的转换上并没有直击血腥的火拼现场,而是通过看似不以为然的镜头,给予观众内心的一种紧张感。这种表现手法在开篇包纳萨拉请求教父主持公正的时候就有应用,用一种长镜头以及伦勃朗式的黑色幽默,来让教父的“大人物”形象屹立于我们心中。更为经典的电影片段,当然是暗杀教父的那场戏,步调缓慢,叙事沉稳,也是全篇的第一场刺杀。第一个镜头我们看见教父在一条街上买橘子,从下车一直到他挑选水果的整个过程呈现的都是他的背影。而此时画面跳转,街角的两个人在张望谋划,鬼鬼祟祟地探着头。接着镜头慢转,同样的角度,我们看见教父好似不经意地回了一下头,紧接着快速奔跑着的刺客的腿映入我们眼帘,几个急促的镜头之后,我们以一种俯视的角度看见了向教父连开数枪仓皇而逃的刺客。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看似毫无关联,却一直在用一种富有节奏变化的镜头感去烘托营造紧张的氛围,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教父的智慧和敏锐,同时也感同身受地经历了一场匆忙的刺客暗杀行动。   (二)背叛的代价――处决保利

  第二个经典的刺杀镜头与第一段相比同样使用了一种“安静”的刺杀方式。颇具特点的镜头形式让我们停留在全景的野外草丛的边际上,荒郊茂密高大的草丛被风吹得簌簌作响,一辆汽车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伴着摇曳着的草丛,光影的变换使得教父的形象若隐若现,镜头的左边象征着和平的自由女神像使整个画面显得宁静而又惬意,好像只是略显得突兀的一声枪响,杀手便结束了保利的生命。整个过程中我们既是旁观者又好似是一场狩猎的见证人,被“物化”的保利是那样的渺小,世界的广漠让观众感受到了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生命的微不足道。轻缓的音乐响起,强烈的对比让我们陷入深深的反思。如果没有枪响这将是多么惬意的一个午后,末了,教父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丢掉枪,带上面包圈”,平静的背后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教父杀人不眨眼的习以为常和冷酷,更多的是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一种惆怅和深省。

  (三)血腥的残暴――桑尼之死

  《教父》作为史诗般的黑帮题材电影,其中就免不了要充斥着血腥和黑暗。下面我们来一同回味这段经典而又冲击力极强的刺杀片段――桑尼之死。镜头一带而过,得知妹妹又一次被丈夫卡洛毒打后的桑尼,火焰燃烧了整个胸膛!他愤怒地冲出家门,猛踩着油门飞驰出了长滩的别墅。此时镜头外是一片嘈杂而又混乱的声音,桑尼狠狠的咒骂、孩提尖锐的哭闹声、骤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急促而又刺耳,这一切的发生仿佛都在为之后的悲剧在做着充足的铺垫和暗示。画面陡然进入了收费站,枪声四起,镜头不断切换,桑尼的惨状随着他的视线进入了镜头,如蜂窝般被击穿的身体是那般令人恐惧,黑手党灭绝人性的手段和残忍为整个暴力屠杀场面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四)复仇的枪声――迈克的继承

  除了上述几个经典片段之外,迈克的复仇枪声可谓将整个影片推入高潮,不仅是全篇的转折,更是他自己命运的转折点。影片运用蒙太奇的手法交代了迈克去卫生间里拿枪以及餐厅中两个人的行为动作。简洁的镜头只用了13处就把整个杀人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镜头推进,一个不谙世事的书生转变为一个心狠手辣的教父,导演用了很多主观意识手法去渲染这一过程的意义和转变。背景中尖锐的刀叉与餐具的碰撞声被无限放大,轰鸣呼啸的地铁喧嚣刺耳,这同时也在表明迈克内心的一种激荡和剧烈的碰撞,展现了那种杀人前复杂而又恐惧的心理。镜头最后转换到了近景,三发子弹穿越而过,观众将所有的注意力都停留在了迈克的身上。

  原本紧张不安的气氛越发的狰狞而又恐怖,血腥仿佛马上就要席卷而来。导演的“低顶棚”手法已经在用镜头向大家宣告一个事实――迈克要成为新的教父了!在潜意识里刺激观众,而不是单纯上的视觉刺激,这是意识中的暴力。

为您推荐

日本武士电影的暴力之美

日本武士电影的暴力之美   暴力元素在日本武士电影中是不可或缺的。武士电影中很多镜头都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身体博弈,武功高手之间对决的画面极具美感。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武士电影中的暴力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

黑色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无处不在的暴力

黑色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无处不在的暴力。[3]暴力从原始社会就伴随着人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越发意识到了暴力能够对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戕害,因此建立了诸多道德规则以及法律跳跃来对暴力进行限制与消解,但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