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元素在中国内地电影中的应用

民族元素在中国内地电影中的应用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它与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史是分不开的。在这个漫长艰难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不但拥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也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电影作为一种多媒体载体,能更快更好地把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传达给观众,让更多的人熟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下面笔者就把新时期中国的民族元素在内地电影中的价值呈现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一)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末)

  就这个时期所创作的电影进行分析,每一个时期所创作的电影针对的观众都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看出每个时期所创作的电影都有那个时期的民族特色。这些创作的灵感也主要来自于当时人们的生活背景,因此这些电影带有一定时期的民族元素。1949年可谓是中国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一年成立,中国人民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了,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光明。电影作为一个很好的传播媒介,人们开始通过利用它来确立国家的意识形态,巩固新中国的政权;而电影创作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么有利的条件,他们开始表达出自己对新中国成立的看法和自己内心的情感。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末中国内地电影的民族元素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当时新中国成立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的改变。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无论是集体与个体,还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民族意识,都有所加强。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也大大提高,所以,在当时的电影创作中这种民族元素(即中华民族精神)的呈现也是相当多的。如电影《红色娘子军》和《平原游击队》等,这些电影都能表现出当时人们的民族意识和人们获得自由后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电影创作者能够把当时的社会政治融入电影当中。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积极向上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电影创作者们的主要创作源泉。

  不仅仅只有这些,一些电影创作者针对多民族国家特点,开始试着把多种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创作情感和创作激情,建立了带有本民族文化元素的电影艺术风格。例如《阿诗玛》和《五朵金花》就是两部比较成功的作品。它们向观众展示了当时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凭借朴素的民族风格得到了观众的喜爱。

  (二)第二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的民族文化迎来了阳光,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事业也开始慢慢恢复。紧接着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人们也开始慢慢地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并开始了解别的国家的民族文化,尤其是电影创作者,在看到别的国家的文化时开始感觉到自己的文化创作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改革开放,让中国电影的观众变多了变广了,如果电影的创作者不改变之前那种注重政治色彩的创作方式,就不能让中国内地电影获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新时期中国内地电影的民族元素在电影中的呈现开始发生改变,但是电影的创作者并没有完全把它改变,他们能很好地把握住什么是应该变的,什么是不变的。他们非常明智地保留住了我们民族本土性的和带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风土人情的民族元素。从之后的电影创作和观众的拥护度上来看,他们的决定是非常对的。如以谢晋为主要导演的《芙蓉镇》和《牧马人》等这类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都能很好地在电影中加入我们的民族元素――地域风情,以及当时人们的性格特点。在他导演的电影里,他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着重描写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观点和美学意识。   《黄土地》把民族元素在中国内地电影中的呈现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它是由着名导演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主要描写了一些势力对人们进行的压迫,由此加强了人们对生存的向往和人们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之后,陈凯歌在《孩子王》《边走边唱》等电影中对本民族元素进行了进一步的认真的思索。着名的摄影师张艺谋对中国的民族元素和中国内地电影等方面做过认真的分析。他比较注重对贫穷的地方和过去的东西的拍摄。他导演的《红高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通过对北方人民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以及一些民谣等具有民族性的元素的描写,来反映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这部电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这也说明了中国电影开始被世界所关注。田壮壮的《猎场扎撒》不但描绘出了内蒙古人民率真的性格,还描绘出了内蒙古草原人们的风俗习惯等民族元素,赞美了内蒙古人民的性格特点,进一步说明了这个时期中国内地电影中融入的民族元素是非常成功的。

  (三)第三阶段(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为止,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电影虽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有更大更高的挑战在面对着我们。中国电影在面对好莱坞电影和韩国以及日本电影蓬勃发展的今日,并没有终止自己前进的步伐,而是形成了以张艺谋、陈凯歌以及冯小刚等导演为代表的电影趋势,他们不但把带有中国民族气息的“中国功夫”这一元素呈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把人们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等一系列民族元素加入电影当中。他们导演出很多带有中国本民族元素的电影并走出了国门,而且些电影得到了很多观众的青睐。例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它的目的就是展现中国古代的民族文化,展示神圣的但离我们很远的历史画面。电影从不同于其他电影的描绘角度出发,对当时的人物性格、人们的穿着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带有民族元素的东西进行了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英雄》不仅是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人们的穿着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它也描绘出当时人们的武侠情怀,进一步表达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在《英雄》之后有大量的带有民族元素的电影开始涌现,如《卧虎藏龙》《十面埋伏》等。并以“中国功夫”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元素为发展机会,带有中国元素的电影开始走向世界的大舞台。“中国功夫”由最初的《南北少林》到了之后的李小龙,再到后来由成龙主演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对中国特有的民族元素――功夫的展现。由此可见,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内地电影所走的民族道路也是十分光明的。中国内地电影要想走出国门,走到世界的大舞台上去,就应该学会巧妙地把中国元素加入电影当中,以此来获得世界人民的认可。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