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色电影形成概述
追溯其艺术之根源,黑色电影是二战以后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文化全球化下的产物。[1]它的母体既有美国的凶杀、暴力、犯罪等故事题材,又有法国当时广为流传的存在主义;在表现手段上,又受德国表现主义的沾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血儿。[2]在这一背景下就不难发现,黑色电影在表现手法与思想深度上必然与二战之前的犯罪片有所不同。黑色电影在发展中不断追问人的存在与人如何拥有本质,人能否实现自由选择的问题。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则要追溯到更早的一战后的魏玛时期。一战后德国由于战败后的经济萧条也出现了一批犯罪题材的电影,为了表现主人公与恶魔的相同之处,德国电影人如弗里茨?朗格等常常利用光影对比与镜头的不规则构图,加强对主人公造型的变形与扭曲。由于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发达,不少德国导演选择到美国发展,也就将这种表现手法带到美国电影圈。而由于黑色电影往往以凶案、悬疑等为主,又受到拍摄成本限制的问题(利用暴力犯罪等作为噱头本身就是制作成本低廉而不得不采取的方式,如《马耳他之鹰》的拍摄成本甚至不到30万美元),因此无法在特效或场景上下更多投资,只能在叙述方式上吊足观众胃口,这种方式反而造就了黑色电影的口碑,为黑色电影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在美国的电影艺术史上,黑色电影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由约翰?休斯敦执导的《马耳他之鹰》(1941)可以被认为是美国黑色电影的开山之作,但是当时还未有“黑色电影”这一概念。直到1946年,法国的电影评论者尼诺?弗兰克(Nino Frank)从创作背景涉及人性的丑恶与肮脏的“黑色文学”中注意到了某类电影与其的相似之处。与以往的侦探片不同,这类电影虽然同是围绕犯罪展开,但是重点却不是在侦探身上,而是在罪犯身上,观众很容易对罪犯产生共情,而侦探在调查过程中则显得被动得多。弗兰克在《法国银幕》这一杂志上将这类电影命名为“黑色电影”[3]。被视作黑色电影的还有乔治?库克的《瓦斯灯下》(1944)、乔治?马歇尔执导的《蓝色大丽花》(1946),以及罗伯特?蒙哥马利导演的《湖上艳尸》(1947)等影片,它们都与侦探探案有关,且在悬疑片中纳入了心理学分析的元素。比利?怀尔德的《日落大道》可以视为美国黑色电影在早期的一部成功之作。
然而在此之后,观众对于犯罪题材开始产生审美疲劳,美国的黑色电影经过了一段沉寂期,但这并不意味着黑色电影即将销声匿迹,电影制作者们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一类型的电影。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美国,国内国外的各种风起云涌的战争与运动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的情感需要宣泄有关,这也促使美国人再次注意到人类的精神困境。而在外部条件上,随着美国在冷战期间一日千里的科学技术,电影行业也将许多新技术纳入其中,新的黑色电影应运而生。此时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界限有了渐渐模糊的趋势,这实际上代表了一部分电影人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如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1976),主人公特拉维斯愤世嫉俗,知识水平低下,在强烈的朴素道德感下用自己的方式粗暴地执行“正义”,而他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在于他无法寻找到正确的证明自己生命价值的方式。新的科技也为黑色电影增添了科幻的元素,如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可以预见的是,尽管现在的社会环境比起20世纪来说产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然而因欲望导致的都市犯罪依然不可能消除,这也就决定了黑色电影仍然有发展的空间。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