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较容易与异域文化搭建沟通的平台。实现了文化的共通,多元文化共生才有可能实现,商业利润也就随之而来。好莱坞电影可谓是世界性电影产业,因为美国好莱坞电影势不可挡的经济和文化吸引力,好莱坞电影俨然以世界电影龙头老大身份自居。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行销海内外,占据世界电影最重要的位置,是因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对全世界人民来说还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来说,可以在好莱坞电影中寻求美国梦的踪迹。这样,世界文化传播市场就轻而易举地被好莱坞占据,它不仅愉悦了电影观众,也传播着美国人的价值取向。为了保持永恒的生命力,好莱坞电影也尽力融合电影输入国的文化元素,在影片中尽力展现他们的传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兼收并蓄的跨文化营销手段使好莱坞电影“永葆青春”。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巨头,对电影输入国的文化了如指掌,电影《功夫熊猫》《木兰》使中国人深刻感受到好莱坞对中国文化“肆无忌惮”的“拿来主义”。虽然有些捉襟见肘,但谁能保证越来越成熟的商业运作不会把此类的好莱坞电影缔造得越来越完美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好莱坞电影不仅成功地克服了语言上的障碍,在价值观、风俗习惯、审美、宗教、国家政策等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顺应性。世界观众也就顺理成章地接纳、融合了本土文化的好莱坞文化。殊不知在这种传播过程中,好莱坞把美国精神重新包装成全人类共同追寻并希冀的普世文化。好莱坞以电影制造为手段把美国文化顺理成章地输送到世界各地。凭借自身“魅力”,好莱坞电影吸纳了世界各地众多优秀导演、演员,越来越多演艺人员地被邀请到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创作中。

  除了吸收优秀演艺人员,好莱坞电影产业日益感到在世界性跨文化传播中,立足于美国本土的电影创作素材毕竟有限,近乎模式化的情节、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强大的演员阵容带来的不仅是创作素材的枯竭,也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疲劳,在这种情况下,向来秉承创新理念的好莱坞电影公司自然会预见到这种情况的危机性,所以,在利润的驱动下,好莱坞电影的创作素材还需要融合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元素来丰富电影语料库。所以,好莱坞电影无论如何都要跨越文化的壁垒,通过“文化殖民”,把创作母体披上民族的外衣,对原材料加工后再售出,这样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以更加亲切的、新颖的方式俘获世界观众的心。所以,好莱坞电影取材于各个国家的文化素材、文化故事、文化母题,《圣经》里的摩西和出埃及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木乃伊、中国的花木兰和西游记都被好莱坞电影重新演绎。如,电影《木乃伊》取材埃及文明,《卖火柴的小女孩》改编了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取材于英国童话……如果说美国是多民族的大熔炉,那么好莱坞就像其中的文化大熔炉,把世界素材冶炼成“美国梦”的完美作品。这是好莱坞开垦世界电影市场的方式,也是好莱坞提升其影片跨文化传播力的最有力方式。   好莱坞电影跨文化传播能力在文化生态中转化成永恒的生命力。加上其特有的多元文化改造能力为美国电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异域的文化情调,也为美国文化移植到他国文化蒙上了亲和的面纱。

为您推荐

日本电影中的“死亡”文化原型

日本电影中的“死亡”文化原型   日本国民的死亡观源于对樱花的崇拜,樱花常用来比拟高尚的人的生命,樱花刹那芳华间消逝,使日本民族形成了悲观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自我升华的传..

“传统文化电影”的未来之路

“传统文化电影”的未来之路   作为传统文化电影,“传统”元素在现代的发展过于迅速,能够给予人们的文娱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能够吸引观众的因素就在于这部作品的“特性”和“未知领域”的大小。一部作品想要抓住观..

“传统文化电影”发展的不足

“传统文化电影”发展的不足   人们在看黄梅戏的时候,虽然能够感受到黄梅戏文化的成长,但是这些电影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物冲突是一部电影的关键所在,观影者认为,一部电影中的人物矛盾愈激化,电影的好看度..

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学追求

新世纪“传统文化电影”的创新及价值

新世纪“传统文化电影”的创新及价值   在1990年之前,“经典电影”大多数都是根据已有的剧本经过翻译后编写成的。通常来说,改动幅度并不是太大。不过,自21世纪开始,各种别出心裁的电影逐渐兴起,且均凌驾于原有的剧本之..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人文特性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人文特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性。以1998年迪士尼发行的电影《花木兰》为例。《花木兰》的故事源自我国经典民歌《木兰辞》..

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的传播效果

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进行信息表达的传播效果   如上所述,微电影钟情于社会弱势群体,这与微电影的基本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微电影中的“微”除了对底层、边缘人群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外,“微”还是一种春风化雨、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