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小说人物的异化处理
电影除了在情节方面对小说进行了艺术化的异化,还对小说中的人物刻画进行改编。导演在《理智与情感》中将与影片无关的小说人物如南希、德尔顿太太等人予以删除,而对某些主要角色,导演在影片中则进行了极大的强化处理,如埃莉诺、玛丽、爱德华、威洛、上校等角色。导演在影片中并没有完全照搬小说的描写,而是根据情节的需求将某些角色的性格予以异化。例如,小说中的埃莉诺在其父意外身亡后,主动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并且在小说中为了姐妹两人的生活而奔忙,小说把埃莉诺描述成了家庭放弃自我的伟大女性,从不让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影响到妹妹等人。小说一直赞誉埃莉诺类似圣人般的美德,也就是为集体的利益牺牲自我的精神。但是导演在影片中弱化了完美的埃莉诺形象,没有将其改编为完美无瑕的好人,而是让她具有普通女性的柔情和浪漫,甚至软弱。埃莉诺内敛含蓄、不卑不亢,就像一幅色调柔和的中国仕女图,李安以婉约的笔锋描绘出一位冷静而又充满感情的淑女,她常常在自我克制中透露出对爱情的期盼,其形象的刻画相较于小说更加栩栩如生。同时导演李安没像小说一样让其忙碌于家务琐事中,而是为了凸显其理智内敛的性格,将其置于不同的房间、院落等建筑物中,尽管心情不佳,也不可向他人倾诉。那些封闭严密的空间隐喻着埃莉诺封闭的精神世界、不善调节的心理状态。同样在影片中,对玛丽的刻画也更与小说不同,影片中的玛丽具有现代女性的某些性格特征。小说中玛丽的性格空洞而又模糊,对她的描述非常有限,而电影却让其具体化、鲜活化,我行我素、毫不顾忌,对爱德华的感情毫不遮掩,即使心情波动时,也是跑到荒野之中。导演使其感情变化和天气等自然现象结合在一起,心情好时如阳光明媚的天气,而心情糟糕时则如暴风骤雨。玛丽自己也经常被自己的任性所伤害。在电影中,她具有男性的活泼性格,充满幻想和激情,这种区别于小说的性格描写让电影加深了现代观众对女性的认识,让电影的现代气息远远超越小说。
电影《理智与情感》经过华裔导演李安的精心设计和改编,与原小说在艺术风格上、叙事策略、人物刻画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李安将东方文化悄然融于西方文学名着中,让整部电影无论是在意境、反讽手法还是对女性的认识上,相较于小说都更加含蓄和深沉。同时,导演为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影视创作要求,在情节上、人物性格上对小说进行一定的异化处理,让故事的发展及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相较于小说更容易让现代观众理解和接受,拉近了与现代观众的距离。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