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电影《狐火》:
中产阶级女孩的叛逆、冒险和成长之旅 1996 年,欧茨小说《狐火》被美国女导演阿内特?霍华德-卡特(Annette Haywood-Carter)搬上银幕,由安吉莉娜?茱莉饰演剧中的灵魂人物、马格丽特?萨多夫斯基( 又名长腿) 。这部电影通行的汉译片名是《恶女帮》或《怒火赤子心》,尽管前者是一个并不准确的翻译。这部电影以欧茨小说为蓝本,但与原着偏离较大,具体表现在时代背景、故事情节和主题三个方面。在欧茨小说中,“狐火”帮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纽约北部的一个下层人聚居的小镇;而在电影改变中,故事的背景变成了1990年代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电影版本对欧茨原作的情节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编或删节,比如:小说中对丽塔等女学生进行性骚扰的数学教师巴亭金尔在电影中变成了生物学老师;小说中“狐火”帮少女痛打企图性侵马迪的沃茨,最终买到一台旧的安德伍德牌打字机,马迪用这台打字机忠实地记录了“狐火”帮的历史,而电影版本中没有关于打字机的情节,而设置为马迪用照相机随时捕捉、记录“狐火”帮女孩交织着落寞、欺侮、抗争、冒险和姊妹情谊的点滴生活;小说中五分之一的篇幅描写了长腿为应付“狐火”帮的生存资金问题、为救助深陷困境的女性,孤注一掷地实施绑架钢材大亨惠特尼?凯洛格、索要100万美元赎金的冒险计划,电影版本则删去了这一重要情节,而改为绑架“狐火”帮“中尉”戈尔迪的父亲:戈尔迪生病了急需救治,然而她的父亲对此冷漠之至,长腿等人绑架了他,索要10 000美金想为她治病,然而慌乱中一个女孩用枪误伤了戈尔迪的父亲,长腿只能解散狐火帮,然后为他叫救护车。电影版本中也增加了一些欧茨原着中所没有的情节,如在电影的开头,长腿和马迪来到一座钢铁高架桥上,长腿善于攀爬,一直爬到桥的顶端,而马迪胆小恐高,而在电影结尾处,长腿希望马迪与她一起浪迹天涯,她对马迪说:“你要做你觉得正确的事情,好吗?”马迪含着眼泪对长腿说:“我会永远记住你的。”长腿手指胸膛说:“你在我的心中。”然后,她挥手拦住了一辆卡车离去,马迪独自一人爬上了那座高架桥,她已不再柔弱恐惧,变得成熟坚定。此时片尾曲Me and My Charms响起来,萦绕不去,催人泪下。小说中有一位退休牧师塞里奥特,他经常慷慨激昂地向狐火帮少女宣讲团结、革命、对资本主义宣战等信念,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长腿的精神导师,这位牧师在电影中并未出现。从主题上来看,小说通过讲述20世纪50 年代美国纽约州“狐火” 少女帮的兴衰过程,展现了当时受到阶级与性别双重迫害的底层女性的悲剧命运。电影的改编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原着深刻的社会主题,也消解了原着的悲剧性内涵,“取而代之的是中产阶级女孩的青春期叛逆和迷茫;痛苦和愤怒的悲剧性叙事基调也被嬉皮士似的恣意妄为后的兴奋痛快所取代。原着中的‘狐火’是对阶级剥削和性别迫害的愤恨之火,电影中的‘狐火’则是志同道合的离经叛道者追求‘自由’的盲目狂热。”[5]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