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帮题材微电影兴起的文化内因
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来说,应具有独特的、打上个人印记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而这些特性从本质来说是由该形象接触并接受的文化所决定的。电影是载体,文化是核心,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共同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构建。因此,微电影人以东北地区的黑帮作为主要题材进行创作和拍摄,必有其深层的地域文化内因。
(一)东北地理环境决定体貌特征和生活习惯
东北地区环山临水,寒冷干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同于江南水乡的纤细柔弱,大多身材高大魁梧;同时,为了能够跋山涉水、保存体力体温、足以抵御严寒,东北人多以肉类食物为主,并伴有饮酒的习惯。所以,东北人的体形特征多给人以剽悍、蛮横、不好惹的感觉,加之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光膀子、狠抽烟的生活习惯,完全符合黑帮人物的身份设定。因此,在东北黑帮题材的微电影中,酒、肉、烟、光膀子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叙事元素。可见,东北地域的自然文化影响着东北黑帮题材微电影的兴起。
(二)东北狩猎文化和农耕文化塑造人物性格
由于地理气候环境的限制,远古的东北地区以狩猎、游牧生产为主。游走于白山黑水间的东北人民逐渐形成了粗犷、豪爽、尚武、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随着汉族人民的不断涌入,在东北平原上,农耕生产逐渐成为东北人民的主要生产方式,这又使得东北人民具有质朴、忠厚、乐观的性格特点;另外东北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东北人一年有半年时间处于农闲状态,这就造成其懒惰、偷奸耍滑的一些陋习。东北人的这些性格特点,正为黑帮电影诠释惜情、重义、背叛、暴力、残忍等情感性格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同时,电影也通过人物所说的鲜活的东北方言将这些性格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如叫陌生人“大妹子”“大妈”等称谓,这是东北人热情好客、忠厚乐观的体现;“啥”“咋”“整”“造”“贼”等方言词语的广泛应用则展现了东北人豪爽、朴实的特点;时不时地爆粗口则反映了东北人尚武、不拘小节的性格。
(三)东北二人转习俗确定了丑角艺术的运用
东北二人是东北地区传统的艺术形式。演出形式以“丑”“旦”为主。丑角在二人转里调节气氛,制造笑料,说口非常生活化,从而形成了东北二人转中特有的幽默风格。而东北乡村电视剧中将这种幽默形式搬上了电视荧屏,大量的运用二人转中的丑角元素,营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喜剧效果。
东北黑帮题材微电影自然也承袭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演员通过对扮相丑、语言丑、动作丑等丑角艺术的运用,以幽默、夸张、滑稽的表演形式,塑造出东北混混、东北农民等形形色色的喜剧人物。如《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中两个黑帮成员孙大伟和黄老邪分别引用《小马过河》《乌鸦喝水》《小山羊》和《小猫钓鱼》等小学一年级课文来进行谈判,并决出了胜负。他们一本正经的引“经”据“典”,他们的语言,他们的表情,滑稽搞笑;再如《东北森林故事》中大癞子雷锋帽加墨镜的扮相令人忍俊不禁;《四平青年》中浩哥因看一漂亮女孩,直接把摩托车开到玉米地里,他一连串的动作更让人捧腹大笑。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