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融合的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单一的美国文化受到了挑战。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迪斯尼为进一步实现国际化及跨国资本的全球化而面临着一系列的调整与适应,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因此文化融合就成为迪斯尼与国际合作的经营策略。在新的形势下,迪斯尼的运作原则之一就是多元文化融合。迪斯尼不仅在美国文化中探寻世界性的因素,并且在世界其他国家寻找能够美国化的传说故事或其他素材并按照迪斯尼的面貌打造它们。电影《花木兰》取材于南北朝时的乐府民歌《木兰辞》。诗中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在中国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故事。电影《花木兰》就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多元文化互融的优势,将诸多中国元素和文化成功地纳入了影片当中,但却用美国面貌重新打造了它们。
在中国人的心中,花木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淑女。《木兰辞》开篇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就为我们勾画出一位传统的、淑静的侍女形象。在诗的末尾,木兰从战场上凯旋而归时“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描写,展示了木兰作为传统女子,对其女性本身面目的期盼和渴望。影片中的木兰虽然外表是典型的东方女孩形象: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但被刻画成了一个活泼、顽皮的女孩,全无淑女形象。电影开场的木兰相亲场面就是很好的说明。木兰在相亲时,把女孩子应该奉行的“三从四德”的行为规范抄在手臂上,最终没有通过媒婆的考核并受到媒婆的责骂。木兰喜欢李翔,就大胆追求,主动去接触、帮助、保护他,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展示了美国人推崇的自由爱情。中国的木兰替父从军是出于孝心,至今木兰仍是中国子女尽孝的典型。影片当中的木兰代父从军的动机不全是为了尽孝。当然对父亲的爱是她的动机之一,为了不让年迈又身有残疾的父亲前去征战。中国式的孝道是无条件的付出和给予,影片中的父女间的爱是双向的,父女之间就像朋友一样。木兰相亲失败后,父亲与她在花园里促膝谈心、委婉劝慰,体现了典型的美国式父女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体现出了个人主义的气息、迎合了美国人的价值观。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美国人宣扬个人主义至上、崇尚个人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美国人心目中的典型英雄形象无一不是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功的。木兰被发现女儿身后,被李翔遗弃在冰天雪地中。她说道:“或许我不是为了父亲来的,或许我只是想证明我能行。当我拿起镜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和‘值得尊敬的人’。”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木兰在相亲失败、没有给花家带来荣耀后,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和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影片中还有祠堂、祖宗、皇上等中国符号。在木兰家的祖宗祠堂里,供奉着花家的列祖列宗的牌位。在中国祠堂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历史和根基,是个非常庄重、严肃,每逢节气和有重要事情的时候都要烧香祭拜的地方。影片中的花家的祖宗们常常为木兰的事吵作一团。木兰偷偷剪去长发、偷走父亲的盔甲和兵书代父从军后,祠堂里的祖宗们开始讨论如何保住花家的荣耀、到底谁的血统不好导致木兰贸然行事……
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元素和符号都用美国面貌打造了。影片开场背景的一幅幅的泼墨山水画就很中国,把中国的山水意境表现得细致入微,突出了中国画力求表现外部世界,不求精致写实但求意境幽远的写意风格。片中极富立体感的人物造型、建筑背景造型融入了中国绘画、美学、建筑学等技巧,具有浓厚的中国风。迪斯尼将中国的花木兰成功搬上银幕,将东方文化进行了西方价值观念和制作技巧的融合。这是全球化语境下一种新的制作方向。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