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只是一个流行词
(一)“微电影”没有明确的定义
“微电影”作为一个较新的词汇,定义尚不明确,且主要来自网络。通过查看网络定义可以发现,许多人试图用专业的措辞来定义“微电影”,实际结果却非常混乱。下面是一些出现在百度百科中“微电影”的定义与特征: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是Web3.0的必然产物”;
“微电影是‘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的需要”……
这些概念提及了很多特征,“数字化”“商业化”“低成本”“周期短”“网络传播”……但事实上,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足以界定“微电影”。比如“微电影”也完全也可以是高成本、非商业、不经网络传播、用胶片拍摄的。因此,上述的所有特点都只是对它可能性的描述,但对于形成一个概念,是基本无效的。
(二)“微电影”更像一个昵称
单从字面上看,“微电影”是一个复合词。与“微博”“微小说”相似,它在我们熟悉的名词前加上一个“微”字,是既有事物基础上的特殊类别。同时,“微”字在今天是一个时髦字眼,诸如“微博”“微信”,甚至有人将现在的时代称作“微时代”来概括当下人们的审美特性,①可以说“微……”是一个符合当下潮流的命名方式。
但“微电影”又与“微博”性质不同。“微博”是一个新兴的独立事物,和“twitter”一样,随着其网站的建立而产生,有明确的诞生标志;“微电影”却并非新兴的独立事物,并且是一个只在中国才有的词汇,国际上并没有特殊词语与之对应,称呼依然只能是“Short Film”即短片。而短片的历史则直接可以追溯到《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所代表的电影诞生之日了。导演陆川也说过,“微电影以前就是短片,现在微博出来之后,这个‘微’字就特别值钱,才有了现在这个名字……在创作上它跟短片都是一样的。”③
因此“微电影”只是一个在汉语中流行、便于人们理解和称呼而应运产生的词汇。它并非指代新兴事物,而只能算是一个“俚语”,是短片的“昵称”。
综上可见,“微电影”只是一个流行词,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无法担当起作为新的影片类型、或成为有效概念的使命。它因通俗易懂被大众广泛使用,并没有问题;但它作为流行词所产生的效应,正存在着被过度地夸大甚至滥用的问题。 通过分析它“热”背后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揭示这些问题。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