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克莱默夫妇》体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克莱默夫妇》与1979年上映,这部电影的问世开启了美国当代家庭情节剧电影的先河,被誉为“1979年最赚眼泪的片子,它反映了广泛的现代社会问题。”在1979年的奥斯卡角逐中,《克莱默夫妇》力压群芳,囊括五项金奖。影片不仅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在艺术性上也有着很高的成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真情、以情动人。影片紧紧扣住人物的情感关系、情感线索,以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夫妻之情来打动观众。影片几乎完全由演员的脸庞,强烈的感情和冬日的风景所组成,使观众深深地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气氛之中。
影片的男主人公泰德?克雷默是一位生活在纽约的广告职员,他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应酬从而忽视了妻子乔安娜,平日里对妻子的种种要求也让妻子对这样失去自我的生活深感疲惫和厌倦,终于有一天,她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在泰德拿下一个大客户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家打算庆祝的一个晚上,突然收拾了所有行囊,抛下丈夫儿子离家出走,留下泰德独自抚养儿子比尔。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当泰德和乔安娜再次见面时,乔安娜已经是一位成功的设计师,两人为争夺儿子的抚养权而对簿公堂。影片的结尾乔安娜放弃了儿子的抚养权,泰德父子终于不用分离了。 影片不仅展示了西方社会中的婚姻家庭现实和单亲家庭这一社会问题,更间接地向人们解释了西方文化中所崇尚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整个西方社会特别是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有着决定意义的影响,是很多学者专家公认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所在。所谓的个人主义就是以个体为中心,重视个人能力的发展,注重个人的人格和尊严。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个人至上,个人价值的实现只有依靠个人的奋斗和拼搏才能实现,社会和家庭仅仅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影片中的乔安娜不惜放弃了家庭,通过离家出走来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并最终取得成功,实现了自我价值。这也正是对西方文化中所宣扬的个人主义的一种诠释。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