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课干预模式的手段――以艺术为介质的心灵引导
电影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展现来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今天,在现代人普遍理想缺失、信仰危机的当下,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优秀的电影作品往往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一九四二》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大灾之年,在民族苦难中讴歌了人之为人的尊严、善良和勇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借用极境中的人性和兽性,探讨了信仰和归宿的深邃命题;《桃姐》用冷静而克制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段主仆情,在小人物的平凡中传递出大温暖;《失恋33天》直面了生活的不堪,鼓励人们在卑微中仍有勇气追寻爱的真谛……影片中那些心灵激荡的瞬间给予了年轻人极大的抚慰,对他们人生观、爱情观、伦理观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也应该注意到,在某些情色影像强烈的声色刺激下,大学生不太成熟的爱情观、伦理观很容易被瓦解,导致性爱观念扭曲、变异。影片《盲井》中交织着暴力与性,在中国矿工们的现实境遇中展现人们道德底线的痛苦挣扎。片中老唐和老宋带着小元去嫖妓的场景,被个别学生进行了错误的解读,甚至偏离到品评女性身体的角度。而实际上,妓女对小元强制性的性行为,以及造成的小元的惊惶和恐惧,恰恰体现了两个成年男人的自以为是,这荒诞的一幕正是成年男性对未成年男性的实质性伤害。可见,电影中的性爱往往介于艺术和情色之间,如果没有恰当的引导,常常会令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导致对其身心的不良影响。又如影片《父子迷情》,同为军人的父亲和儿子之间,流露出温暖而又热烈的情感。影片富有诗意的镜头语言,将踩着情感和伦理边界的父子之情诠释得美丽动人。那么,撇开那些暧昧,感受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子之间的依恋和默契,体会影像传递给我们的美感,这才是我们对艺术的态度。
九零后大学生往往从影像中去了解爱情或婚姻,从影像中把握对待人生的态度,把影视明星作为偶像来崇拜。由于影视市场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有些作品能给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一些作品可能会造成误导。部分电影作品为了吸引眼球、刺激观众消费而流露出的低俗化倾向,对大学生性伦理观念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不少大学生质疑忠贞不渝的爱情观,推崇性爱至上,甚至还出现以一夜情、滥交、性虐待等为表征的性行为,这些都需要教师真正从艺术鉴赏的层面出发,感染、默化和教育学生。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