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和美国的女性的情况

旧中国和美国的女性的情况

  (一)华裔母亲的中国经历

  在世界上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驱者贝尔?胡克斯在他的一本着作中提到,女权成立的前提是要在经济上独立,不然怎么会有足够的资金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业。而在着作《喜福会》中所提到的女性却因为旧中国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一直接受的是封建思想的教育,没有自己的人权,只有无尽的屈辱,只能受到社会给她们的不平等的待遇。这种情况下,她们不可能在经济上取得独立,而且婆家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媳妇在外工作,导致她们不可能在当时的环境中自力更生。在这种旧社会的压迫下,难以推翻的男权主义导致女性们的心灵被扭曲,女性们只能按照娘家、婆家以及旧社会给她们的压制准则来生活,使得她们毫无尊严并且没有任何机会去把握自己的命运。

  龚林达在她两岁时就被人卖到黄家当童养媳,这样的一个身份注定了她以后的生活没有什么自己能够掌控的地方。因此她用心学习家务活以及外面的处世之道,觉得这样应该能够在婆家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由并且可以是一个让别人称赞的好媳妇。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不管她是如何勤劳做事,得到的永远是婆婆的压迫,而她的丈夫却因为她不能为自己生个孩子而囚禁了她。后来她运用自己的智谋利用了夫家的迷信思想,诱骗到了一张能够让她得到自由的休书,从此远离了那个使得她失去一切美好的环境。

  许安梅的母亲被人诱骗嫁给了一个只把她当成发泄工具的人。新任丈夫的各个姨娘们对她及许安梅百般压迫。许安梅的母亲为了使自己的女儿能够逃离这样恶魔般的环境选择了自杀,就是因为这种用生命得到的抗击精神使得许安梅学会了反抗旧社会的不公平。虽然她一个女性的能力比较小,但是这是女性想要获得和男人一样权力的开始。

  这些作为母亲辈的女性们或多或少从自己在旧中国这种男权至上的环境中经历了太多的不平等,了解到旧中国是一个女性只能被压迫、被奴役、没有自我的社会。悲惨的经历使她们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的身份地位,因此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份自由和快乐,这些华裔母亲们采取了很极端的行为来与男权至上的社会进行抵抗,带着不同但是同样美好的心愿来到了美国――这个传说中自由和幸福的“天堂”。

  (二)挣脱美国的男尊女卑社会环境的华裔女儿们

  从旧中国移民到美国的母亲们,都带着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再经历自己经历过的悲痛辛酸的日子的心愿。为着实现这个梦想,《喜福会》中的四位母亲历经千辛万苦来到美国这个以为可以寻到自由的国度,以为离开了封建制度的旧中国就意味着离开了男权为主的社会。但是就算是在美国,女性的地位仍是十分的低下,还是处在从属的地位。不管表面是怎么样的,内在的男性为主的统领地位压根就和中国社会一样,只是美国男性的压迫手段更加高明而已。源于自己母亲们在旧中国的遭遇以及美国现有的状况,华裔女儿们一开始还不敢为自己去争取应该获得的权利。但是已经经历过这种不合理的社会下的母亲们,发挥出自己母性的伟大,开始勇敢鼓励自己的孩子们去反抗、去为自己的合法的权益抗争。此时女儿们的心灵开始变得坚强,即使男性还是依旧处于上风,但是女性们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的意识逐渐增加。

  罗丝在婚姻中一直处于一种只会听自己丈夫的吩咐做事的情形下,没有自己的主见,最后却还被批判没有很好执行妻子的义务然后被抛弃。这仅仅是因为罗丝母亲长期处于一种旧社会传统思想的教育下,以夫为纲的意识就影响了罗丝,却没有想到这种思想下的行为却被丈夫当成离婚的理由。而且罗丝在丈夫这样待她时都没有想到要坚强去争取自己应得到的,只是一味伤心哭泣,向心理医生进行倾诉。过了一段时间后罗丝在自己母亲的引导下了解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如何才能得到自己应得的权益,在母亲的指导下逐渐走向坚强。

  丽娜和丈夫一起建立了一家公司,并且为这家公司都辛勤工作,殚精竭虑。从公司的创建到开始展现发展潜力,丽娜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但是她的丈夫却说不能让公司的职员有他任用自己的妻子在重要岗位上的闲话,就将她放在一个不重要的位置,甚至连工资都不按公司的标准发放。在家里,她的丈夫又说要做到真正的公平和尊重对待,并且体现无私的爱情,就必须将两人家里的经济支出进行公平的划分。但在很多方面又只让丽娜支付。丽娜一开始是经常忍受这种暗地里的压迫,不想因为自己而造成家庭矛盾,直到母亲经常来访及多次暗地开导,才逐渐醒悟。但是等到了她和丈夫处在分裂边缘的时候才找到原因并敢于指出他的不对。

为您推荐

美国奇观电影的视觉传达的人文化

美国奇观电影的视觉传达的人文化   奇观电影的出现,本身就是要将观众从庸常琐碎的生活中的林林总总中解脱出来,使得观众暂时遗忘灰色而单调的现实。因此在奇观电影中,科幻、奇幻电影是主流,而能在科幻与奇幻电影中扮演..

美国奇观电影的视觉传达的多彩化

美国奇观电影的视觉传达的多彩化   视觉传达是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具备的重要目的之一,早在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月台上所拍摄的《火车进站》,就以鲜活的视觉效果震惊了当时在场的所有观众。早期的电影,由于技术和成本的..

符合美国价值观的花木兰

符合美国价值观的花木兰   对于极力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和崇尚个人价值的美国社会来说,对其他文化题材的故事进行电影制作的时候,都不会简单地照搬原来的剧情,而是要对剧情进行好莱坞式处理,对于人物的塑造也不会使用简单..

大电影时代“第五代”能否续写神化――中国电影产业的挑战与危机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后殖民语境中的中国电影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后殖民语境中的中国电影   张艺谋,陈凯歌及“第五代”电影在西方电影节所取得的荣誉,无疑是一个“光荣”与“胜利”。把在国际上获奖视为民族荣誉的象征,把西方电影节的评判设定为全世界..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二元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二元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显现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处于一个全球化与市场化的时期,中国经济、社会、文化都在经历着高速的增长。这为中国带来了前所..

“第五代”与中国电影

“第五代”与中国电影   “第五代”具体是指“文革”之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北京电影学院招入的第一批学生,即1982届毕业生。他们是“第五代”的主体。   “第五代”的出现凸显着新时期文化的基本方向。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