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形象探析
狄更斯在小说的人物刻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手段,他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光明面与黑暗面渗透到自己的小说当中,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电影导演西蒙?柯蒂斯利用一流的电影拍摄手法,从狄更斯小说中人物身上汲取了“营养”,将其融入电影银幕当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世纪初期是资本主义在英国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英国上流社会继续用“金钱至上”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而生活在底层的民众也不断努力克服当下的困难,“向钱看”的观念让英国社会上下充满了利益竞争,于是这些“反面人物”成为这一竞争环境的中坚力量,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明争暗斗的“好戏”。
我们知道,电影《大卫?科波菲尔》中第一个出场的“反面人物”是莫史东先生,他与大卫母亲的调情让他迅速赢得了这个寡妇的芳心,结婚之后他又引来了自己的妹妹珍小姐,他将自己贵族家庭的教育手段、礼节精神贯穿到家庭管理当中,对不听管束的大卫又打又骂。莫史东先生严厉刻板的语言、不苟言笑的表情,确实让人害怕,珍小姐也是一副高傲、不懂人情的样子,这两个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充当了“打手”的角色,他俩的言谈举止让大卫不寒而栗,两位演员的精湛演技收到了效果,为观众呈现了真实、生动的“上流社会”中缺乏人性、残酷无情的人物形象。当大卫被安排到学校学习的时候,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表情恐怖、一脸严肃的克里克教师,这个人得知大卫咬了莫史东先生的手而羞辱他,让他挂上牌子示众,还在课堂上用教鞭打大卫的手,他那犀利的眼神、严厉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资本社会里残酷的“人民教师”的真实形象,他的行为对得起他的外号“残暴的人”,他是一个真正残暴之人,和莫史东先生一样拥有一颗邪恶的心,对孩子们的严厉“管教”,让他获得了心理的满足,也让他肆意滋长的罪恶心灵种子获得了安抚。
电影后半部分主要的“反面人物”是希普先生,他是大卫的忘年交好友威佛的“大管家”,他帮助威佛处理一切经济上的事务,当威佛先生的生意越做越大,希普见到的钱也就越来越多,他的“私欲”战胜了他的良心,希普在掌握威佛先生所有的“机密”之后,试图用经济犯罪手段来控制威佛,获得财富,并赢得艾格尼丝的芳心。艾格尼丝是威佛的女儿,她和大卫自幼生活在一起,但是表面上装作唯唯诺诺、一副奉承高贵之人样子的希普早已对她动了心,他隐藏着自己的爱欲,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低人一等”的样子,但是背地里他却使用了一些小伎俩,让威佛的生意为自己挣钱,当他用这些钱威胁威佛先生的时候,他“赢得”了艾格尼丝的芳心,希普用“无力”战胜了恐惧,他即将得到艾格尼丝,并占有威佛的全部家产。但是坏人终将要受到惩罚,威金先生的举报让他陷入困境,他的经济犯罪事项终于大白于天下,希普获罪服役,即将踏上远去的痛苦境地,他戴着手铐、脚镣,心中无限感慨,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但是一切都晚了,他的身影再次显示出他低人一等的样子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