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中的经典配角

动画电影中的经典配角

  (一) 机灵鬼“七个小矮人”与主人公“白雪公主”的趣味呈现

  迪斯尼自从制作了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之后就倾向于构建柔美、自然的美术造型,着重于叙述具有童真童趣的电影故事。在此之后,迪斯尼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配角形象,《白雪公主》作为爱情题材的影片,七个小矮人的配角形象为影片带来了乐趣和幽默,满足了观众对影片的审美期待,并传递出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观念。事实上,动画电影《白雪公主》的故事选自于流行于德国民间的故事,被纳入到《格林童话》中。1937年,迪斯尼对这个童话故事进行银幕化的改编,使其通过影像语言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正是这部影片的成功诞生,也预示着迪斯尼长片动画开始迈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七个小矮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辅助落难的白雪公主,为她提供一个安全的住所,并帮助她走出困境。观众为白雪公主的悲苦遭遇而怀有深深的同情之心,同时也喜欢上了机灵可爱的七个小矮人。

  在电影《白雪公主》中,七个小矮人往往在主角遇难的情况下及时的出现,观众一边为主角感到焦虑的同时也为小矮人的机灵而深受震撼。但在原着中却很少提及小矮人,甚至在读完原着故事的时候仍然无法想象出小矮人的形象特征,似乎小矮人存在的惟一作用就是为主角提供住所,在其他的情节中就很少出现了。当这个文本故事被搬上银幕舞台后,小矮人成为与主角同样重要的形象,而且每一个小矮人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观众也能通过一些细节的特征就能轻松的判断出小矮人的形象,例如开心果的身材较为肥胖;万事通佩戴了眼镜等。虽然每一个小矮人都具有突出的外貌特征,但他们总是一起出现,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为观众带来了许多的欢声笑语。电影在忠实于原着主题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的改编,尤其是配角形象所占的叙事比例,小矮人在原着中唯独出现在拯救白雪公主的情节部分,而在动画电影中,小矮人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故事情节,甚至直接删除了原着中描写主角中毒的场景,以此来增强配角的出场比例,从小矮人的出场时间中无疑可以得知,迪斯尼重视配角形象的塑造,并把其与主角的形象放置在一起,从而为动画故事带来了趣味性和令人感动的温情。这种制作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少年儿童观众的认知世界,因此,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中刻画的配角形象无疑是获得观众认可和青睐的,迪斯尼也开始关注配角形象的塑造,试图在每部动画电影中都呈现出形象突出和趣味性十足的配角形象。

  (二)教化师“梅林”与主人公“小沃特”的引导呈现

  除却爱情题材的动画电影,迪斯尼还成功地推出了一些关于成长题材的影片。由于动画电影面向的观众是广大的青少年儿童,再加上电影本身就担负起教育的功能,所以观众在欣赏动画故事的同时也能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成长题材的动画电影中,主人公一般都在他人的启迪和指导下成长为一个敢于承担的男子汉,迪斯尼也创设成长题材的动画电影中也采用相同的模式。配角是辅助主人公成长的关键人物,并与他一起经历生活中的艰苦和欢笑,例如《石中剑》就是一部备受关注的动画电影,故事中的魔法师梅林作为配角,在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63年,迪斯尼动画电影《石中剑》首次出现在银幕上,纵观整部影片中最吸引人的并不是主人公在石中取剑情节,而是配角梅林运用自己神奇的魔法帮助主人公收拾行李的片段,当这一幕出现的时候,观众深深地被具有魔法功能的梅林而欢欣鼓舞,被魔法的力量深深地吸引了。动画电影《石中剑》以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为焦点,影片中呈现给观众的小沃特还是一个没有任何能力的仆人,生活中备受他人的白眼,甚至他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感到很满足。魔法师梅林为了践行预言,亲自去训练小沃特,而影片中构建了多个训练的场景,在魔法的作用下,梅林和小沃特可以变成随意的身份,两个身影自由地穿梭在自然世界,这种训练方式是为了让小沃特自己去感受和体验每一种生命存在的意义。在电影《石中剑》中,梅林作为一个配角,毫无疑问担当了沃特的教化师,告诉他生命的价值,并引领他逐步的成长,教会他应积极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最令人欣慰的是,沃特在梅林的谆谆教导下真正地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包括幸福甜蜜的爱情和教人成长的友情,而沃特也在梅林的教导下开始认识追求自己的理想。这部动画电影的改编与原着存在很大的出入,原着讲述的是一个冒险故事,并没有详细描写沃特的成长故事,而迪斯尼动画电影则植入了许多现代化元素,把视觉焦点放在主人公沃特的成长经历,从而讲述了一个催人向上的成长故事。从这部影片的叙事中,不难发现梅林作为配角形象出现在主人公身边,无私的教导他学会生活,同时也让广大的少年儿童从中获得启迪。

  (三)冒险王 “会说话兔子”与主人公“爱丽丝”的奇遇相遇

  青少年儿童一般都喜欢冒险的电影故事,冒险几乎是每个孩童心中的最为期待的体验,所以关于冒险题材的动画电影在创作中着重发散少年儿童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由的想象和联想,在故事内容的叙述中往往会通过重重阻碍的故事情节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迪斯尼在构建冒险题材的叙事故事中,随着主人公经历种种离奇的经历,而配角则成为主角冒险经历中的新奇“生物”,并在配角的指引下,主人公进一步的挖掘一系列奇怪事情的原因。其中最受观众追捧的是动画电音《爱丽丝梦游仙境》,而影片中的配角则是那个吸引主人公眼球的“兔子”,爱丽丝被这只会说话的兔子震惊了,而在兔子的带领下,爱丽丝来到了一个充满梦幻的世界。

  动画电影《爱丽丝漫游仙境》改编自童话小说,由于沃尔特非常喜欢阅读英国童话,当他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书名的时候,他就对里面的故事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二战后,他就力求把这个童话小说改编为电影故事,所以他为电影的顺利拍摄而四处奔波。动画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讲述了爱丽丝的冒险之旅,长期以来她在晚上都会出现同一个梦境,而在一次毫无预兆的求婚中,爱丽丝吓了一跳,并被一个身穿马甲的兔子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于是她就拼命的追随着兔子跑,而在途中掉入一个树洞中,而此时的爱丽丝则来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在这里她看到了会说话的兔子、红心皇后等,这些奇异的生物作为影片的配角,几乎与主人公一起历经冒险故事。因此,对于爱丽丝来说,她的每一次非凡的经历都是与不同的配角共同经历别样的冒险故事;从电影叙事的视角来说,每一个配角都分别担负起不同的叙事内容,并逐个指引故事的高潮发展;对于观众来说,他们与爱丽丝一样,对奇幻冒险故事充满了好奇,并跟随配角一起寻找和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迪斯尼动画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审美期待和好奇的心理。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