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传达不够深刻

人性传达不够深刻

  张爱玲在其作品中用简单、犀利的文字揭示深刻的人性。读她的作品,读者会在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同时,审视自己的人生。导演们尝试使用镜像语言把那些经典文字表现出来,但效果不佳。

  例如在《倾城之恋》中,读者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她独自站在人行道上,瞪着眼看人,人也瞪着眼看她,隔着雨淋淋的车窗,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罩――无数的陌生人,人人都关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这样能让读者思考的语句,仅仅是通过镜像的快速转换、累加来传达。这样的处理,大多数观众是很难像读小说那样走近张爱玲。银幕上给予观众的信息太少,太抽象,观众难以把握作品传达的人性深度。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导演深知如果不把这些经典呈现给观众,那么电影也就失去了深度感,缺乏内涵。因此导演在影片一开始就把小说中精辟的话语用画外音进行展现:“也许每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这样的处理的确让部分观众留意到了这一段经典话语。但是,由于电影与小说不同的接受方式,使大部分电影观众没法像小说读者那样品味到作品传达的对人性的深层思索。小说是个人的阅读,读者在纯私人的空间,按照自己的节奏阅读小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详读和略读;看到经典话语可以停下来琢磨品味;甚至可以随时停下来,重新往回翻读,回顾赏析。而电影是集体行为,电影观众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电影是按叙事节奏一气呵成的,不可能为了某些人中途停下来,让某些观众思考。所以,尽管有画外音进行提示,但观众对影片的画外音还来不及思考就必须跟着电影节奏往前走。对大多数电影观众来说,如此精湛的话语是需要仔细品味、慢慢回味的。没有几个观众的思维可以同伟大的小说家同步。在此意义上,电影作品的人性内涵传达必然没有小说作品那样的厚重。

  综上所述,张爱玲的小说人物是丰满、鲜明的;人物心理是细腻、复杂、微妙的,人性传达是深刻、犀利、富有哲理的。张爱玲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作家,追求的是文学语言创造力的极致,这种极致形成其影视改编过程中的巨大障碍。也许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改编实践的不断摸索,改编与演绎的结果会越来越好。

  注释:

  ① 张爱玲:《半生缘》,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页,第1页。

  ③④⑥⑦⑨ 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第60页,第63页,第85页,第64页,第71页,第 60页,第50页。

  ⑤ 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再读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⑧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着的影视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⑩ 沈小兰、于青:《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第18页。

为您推荐

美国奇观电影的视觉传达的人文化

美国奇观电影的视觉传达的人文化   奇观电影的出现,本身就是要将观众从庸常琐碎的生活中的林林总总中解脱出来,使得观众暂时遗忘灰色而单调的现实。因此在奇观电影中,科幻、奇幻电影是主流,而能在科幻与奇幻电影中扮演..

美国奇观电影的视觉传达的多彩化

美国奇观电影的视觉传达的多彩化   视觉传达是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具备的重要目的之一,早在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月台上所拍摄的《火车进站》,就以鲜活的视觉效果震惊了当时在场的所有观众。早期的电影,由于技术和成本的..

人性传达不够深刻

人性传达不够深刻   张爱玲在其作品中用简单、犀利的文字揭示深刻的人性。读她的作品,读者会在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同时,审视自己的人生。导演们尝试使用镜像语言把那些经典文字表现出来,但效果不佳。   例如在《..

对主题和细腻情感的真实传达

叙事方式中传达的人文关怀

叙事方式中传达的人文关怀   32年前唐山这座城市一夜间变为废墟,32年后这座城市又在废墟中崛起。影片没有从宏大叙事的场景出发,而是从头至尾都真切地呼唤亲情的回归。电影表达了在灾难之后,人们心灵上的互相救助与抚..

小说主要通过文字去传达内容,更多的是通过读者想象去展开

小说主要通过文字去传达内容,更多的是通过读者想象去展开,每个人的想象都不一样,受到读者自身的经历和知识结构所制约。而电影的表现更为直接,将内容较为确定的表现出来。但是同时,小说的描述会更为细致,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

詹姆斯?温凭借自己对类型片创作的深刻理解踏进了好莱坞

詹姆斯?温凭借自己对类型片创作的深刻理解踏进了好莱坞,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优势。精妙绝伦的叙事技巧和高超的影像创作技能是詹姆斯成功的两件利器,其具有个性化的类型片独创使其一跃成为国际一线导演。然而,詹姆斯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