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中的女性形象

《喜福会》中的女性形象

  (一)华裔女性的身份构建

  对于电影《喜福会》而言,其中涉及了两代人的关系,即母女之间。这部作品中表现的是美国第一代移民与第二代移民之间的一种关系。《喜福会》中的母女身上有历史的沧桑感,也有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沉重。尽管有沉重沧桑的感觉,但是电影中母女的情感纠葛是一个主要的线索,在电影中,主角是女性,男性反而成为陪衬,女性在自我的世界中找寻自己,对自己的身份进行重新构建,这对于美国华裔女性意识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美国的华裔女性,她们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建构,具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对于其中的母亲而言,她们是出生在中国的,也是在中国成长起来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观念对她们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她们在长期的中国观念影响下,对自己的身份也有了一种定义,而且也希望通过教育传递给自己的女儿。他们在美国要开始全新的生活,要面对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要学会在新的环境中融入进去,对她们的身份构建而言,也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女儿而言,她们从小就开始接受美国的教育,可以说一口十分流利的英语,但是在生活中始终无法摆脱母亲的影响,当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都会投入到母亲的怀抱中去寻求安慰。可以说,母亲在她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救命稻草。母亲的形象,不仅是一种为了生活和命运在奋斗的形象,也是一种依靠,一种依赖的形象。这使得她们的身份变得双重,在美国的社会上,这种多重身份给美国华裔女性带来了一些尴尬。不过,这种文化身份上的冲突,又带来了机会,即重新认识母女关系的机会。尤其是在母女之间的矛盾得到化解之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母亲和女儿获得了一种共同的意识觉醒,这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即在各种矛盾之中,有必要活出自我,喊出自己,并且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价值。比如在电影中,露丝在母亲的劝导中,在外婆的故事中,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以及身份进行思考,从前对丈夫是言听计从,但那之后,露丝开始坚持自己的意见,这就是一种崛起,在觉醒的过程中,母女之间,甚至是与外婆之间,通过一种共同的精神实现了互通,因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认识到了女性的重要性,敢于为自己说话。   (二)女性对性别歧视的一种觉醒和意识

  无论是女性作家还是女性导演,她们都很注重在作品中体现出自己的性别话语属性,即女性也是重要的个体,在社会上应该与男性一样具有同等的地位。女性要建立一种自我的声音,一种自信的声音,才能为自己而活,茜莉想要将自己解救出来,最关键的也是要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声音,那是一种女性意识的声音。在《喜福会》中,母亲的经历都涉及了女性身体这个话题。在吴夙愿的故事中,男性的形象是缺乏的,她生下孩子之后,就独自面对社会上的战乱与硝烟,男性并没有给他提供身体上的保护,可以说,她的身体在男性看来,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安梅的母亲在身体上遭受了践踏,以至于她想到了自杀。从她们的身上可以看出,女人的身体一直都是出于一种被剥夺的状态,那不是属于她们自己的身体。其中,吴精妹没能找到丈夫,被自己的母亲和薇佛蕾瞧不起,罗斯面对丈夫的时候,非常体贴,但是她的丈夫却将她的这种体贴看成是没有主见的行为,对这种行为是鄙视的。《喜福会》中,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她们面对自己的身体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比如,对无法取悦男性时感到失落,对身体遭受到践踏之后感到十分绝望,从一开始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必要性,没有意识到作为女性,也应该要抛开性别的差异,与男性一样在社会上存在。在后来的情节中,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都开始渐渐对身体有了一些认识,对自己作为女性这件事实有了意识。在传统的好莱坞电影中,女性形象总是被压制的,她们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将自己当成主体,她们的欲望也是屈从的,她们如果敢拒绝这种生活,甚至有可能要付出生命作为代价。这种身体上的觉醒是一种与意识觉醒一样的根本性质的觉醒,只有将自己看成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才能实现自我。这种觉醒意识对于美国华裔女性而言,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在由白人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不同种族、不同性别要崛起,要肩负更多的压力。

  (三)对抗性叙事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直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是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在任何一个国家,几乎都是这样的情况。女性要觉醒,需要冲破很多的阻碍和限制。在电影《喜福会》中,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就是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电影中人物形象在内心的独白,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叙事结构。人物内心的独白是电影的一个重要表现方法,正是由于独白的应用,使得故事情节的正常顺序被打乱。一个个回忆的片断开始交错出现。时间主要是集中在上个世纪的几个年代中,空间则主要是在中国和美国之间进行交错出现,人物方面则主要是母亲与女儿之间的转移。电影讲述了麻将桌上的四对母女的生活经历,这四个故事看起来好像并没有关系,但是其实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她们都是讲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从她们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她们作为美国社会中的华裔女性,对性别、族裔以及身份进行追求的过程中的艰难。四个故事中母亲的回忆都是比较悲凉的,母亲也告诉女儿应该要怎么做怎么生活,但是开始女儿总是不太理解,是与母亲对抗的,但是结局的时候,女儿最终都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最终消除了与母亲之间的隔阂。女性意识也是对性别的意识,是对女性的角色、地位等问题的认识,是女性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女儿通过与母亲之间的交流,通过外界事物的影响,最终意识到了女性意识的重要性,与母亲一起对抗外界种族主义以及父权制度的束缚和压迫,并且最终成为自我的人,成为独立了的人。这种表现的手法,从最开始女儿与母亲之间的疏离和对抗,到最后母亲与女儿之间的和解,观众可以看出每一个女性的意识转变的过程,可以看出她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

  三?结语

  女性要崛起,要不断寻求自我,找回自由,重要的是要瓦解长期以来压制在她们身上的父权象征体系,对于华裔女性而言,在美国的男权社会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面临着双重难度,一是男权社会的压迫,一是种族和文化的隔离。《喜福会》通过对四对母女之间的故事的描绘,给观众展现了女性意识崛起的过程,展现了女性认识自我的过程。

为您推荐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性觉醒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性觉醒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80年代经典的女性电影之一,影片的主人公几乎全部是女性,整部影片中,对与老爷这个角色的具体形象没有做出清晰的刻画,甚至没有出现过一个正面的镜头,我们只能是从..

女性觉醒意识的表达

女性觉醒意识的表达   关于所谓的女性意识,就是指从女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去体察生活中的一切。作为社会中独立存在主体的女性,必须去打破千百年来的男性中心主义,冲破由男性构筑的围墙,去更多的关注生自身的生存状态,自..

《女人四十》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表达形式

《女人四十》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表达形式   透过许鞍华的镜头,我们能够发现她镜头下的主人公拥有女性另外一个与之前不同的位置与空间。她的经典作品《女人四十》中,电影的全篇几乎都在诠释一点。身为家庭主妇的孙太..

女性自我意识的表达

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特色

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特色   表面看上去非常高冷的安迪好像随时都戴着一个精致的面具,在她眼中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没有用高低贵贱之分看到周围人的情况下,她对待身边一切人事的态度都能保证公平理智,但因为家族精神病..

黑人女性形象的建构意义

黑人女性形象的建构意义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构成的国家,民族众多,种群复杂。在这个自由的国度里,黑人的命运却是十分悲惨的。黑人电影的早期代表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是20世纪20年代拍摄的默片。这部影片根据同名的..

黑人女性意识的嬗变历程

黑人女性意识的嬗变历程   长期以来,由于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奴隶制度等各种政策或意识的存在,致使生活在美国的黑人遭受了许多非人的待遇,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心灵创伤,黑人妇女更是在男性主义与自身女性身份的双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