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概述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概述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以女性为核心的经典电影,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53年,当时的美国社会中,妇女解放运动正在激烈开展着,但是女性的地位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电影中的女主角凯瑟琳?沃森刚毕业,前往着名的卫斯理女子学校教授艺术史。她本是一个满怀着改革理想以及先进理念的年轻人,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学校中存在很多陈旧的观念,人们的习惯也比较传统老旧,学生虽然十分聪明,但是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可以对各种教学内容倒背如流,在学习中也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观念,这些都让凯瑟琳受不了。在她所在的学校,学生之间还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即学习不是为了上大学,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为了嫁得更好,对此,凯瑟琳十分震惊。心中满怀的改革信念也受到了冲击,她开始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要敢于向传统发出挑战,敢于向落后发起攻击,努力去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且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当时社会中,保守仍然是一种十分强势的力量,她的改革引起学校的保守派的反对,最终双方开始激战。但尽管有困难,凯瑟琳也一直坚持用自己的教育观念去教育学生,去唤醒他们的意识,尤其是女学生的女性意识,让他们能够明白自己的价值,最终实现自我,实现自己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性主义以及女性意识整体体现比较明显,女性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中的以男权为主的思想观念的反对,主张女性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在长期的社会形态中,女性一直都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想要获得解放,首先需要掌握话语权。女性主义以此为核心,提倡多元论的观点。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凯瑟琳通过自己的意识形态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自己的理想信念感染着学生,最终使得学生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明白学习不仅是为了能够得到嫁一个好人的机会,还是为了自己的人生以及追求。

为您推荐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主义的解读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主义的解读   (一)女性话语权的建立   女性想要实现独立,一个基础条件就是要建立独立的女性话语权,在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学生逐步建立起来的女性话语权。后现..

中国电影全球化的自由身份建构

中国电影全球化的自由身份建构   纵观近年来的国产商业片,国产影片的跨境想象似乎越来越深入。例如,冯小刚的作品《非诚勿扰》、薛晓路的作品《北京遇上西雅图》、郭帆的作品《同桌的你》、韩寒的作品《后会无期》等..

国产电影的跨境想象

国产电影的跨境想象   所谓全球化,是在固定空间之内对时间进行无限压缩,其表现方式可分为两方面:其一,全球化利用信息和资本等元素的自由流动,融入全世界空间中的每一个角落,乃至融入现代文明尚未普及的空间之内,借此将全..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启示

中国电影的“猎奇”之路遭遇瓶颈

中国电影的“猎奇”之路遭遇瓶颈   纵观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历史,我们能非常轻易地发现,广受海外观众欢迎的往往是与中国古代历史或武打功夫相关的电影,例如张艺谋的《英雄》、吴宇森的《赤壁》、王家卫的《一代宗师..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故事简介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故事简介   影片里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身为银行家的安迪,被控告枪杀了妻子以及妻子的外遇对象,因此被判无期徒刑,终生都要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在监狱中,安迪认识了瑞德,很快两人成为亲密的好友。..

流行文化与电影产业

流行文化与电影产业   文化,总与所处时代息息相关。信息革命的浪花底下孕育的后现代社会注定是属于流行文化的。有学者比喻,流行文化是一种来自“广场”声音,在对峙中与来自“庙堂”的声音无数次地发出碰撞,然而沉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