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的文化特征

电影产业的文化特征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以来,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衰退,然而电影界却是极少数依旧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产业,私以为这种局面须归功于“艺术”走向“文化”的成功转型。在创意产业学领域,只有时刻保持与大众活在同一物理与精神时空,才能谋求长盛不衰的稳定发展。

  那么,主流电影究竟是如何赢得人心呢?一千个读者又如何钟情于一个哈姆雷特?

  (一)抛弃复杂叙事与艰涩主题

  荣荣在《流行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写道:“流行文化不是精致的文化,也不是静止的文化,它的魅力在于其粗犷的包容性、轻盈的流动性、易于沟通与理解的表现方式,以及深入人心的感染力。流行文化追求时尚,具有很强的亲民效应,通过传媒的感官刺激加强传播,回避逻辑推理与深度反思,它抛弃了“文以载道”的历史束缚,而以“游戏”和“娱乐”的姿态示人,号召人类甩掉沉重的思索,及时行乐。”流行文化的内容浅显、直白,内涵既不可能深刻,也不可能丰富,因为只有将体积和结构都限制在一个相对微小的模式下,才能保证批量化的生产与病毒式的传播。

  结合电影产业而言,主流电影在叙事手法与主题内容上都表现得中规中矩,乏善可陈。他们通常采用常规的线性叙事,回避边缘题材与晦涩情愫,更倾向于简单易懂、乐观向上的主题与感情,这是“理性规避”法则迫使其在市场争夺战中默默做出的选择。

  回顾这些年票房大卖的商业电影,绝大多数都可用一句话完整概括其全部内容,笔者在此摘录几条网友们妙语横生的点评:

  “一次星际版伟大的反拆迁斗争”――祥瑞玉兔评《阿凡达》

  “这是一个白富美为了高富帅卖肾的故事”――Dr.希鲁鲁克评《画皮II》   “爱情来得快也去得快,只有坚果是永恒的”――扭腰客评《冰河世纪III》

  点评固然只是看客们戏谑打趣的一种方式,但亦反映出大众在对待主流商业大片时乐此不疲将其“扁平化”的审美趣味,在他们眼中,一座史诗般恢弘大气的三国赤壁或许比不上一句不合时宜搞笑台词“我需要冷静一下”来得印象深刻;一部结构精巧、主题深邃的《雨果》也比不过《复仇者联盟》里一群英雄帅哥 “基情卖萌”博得会心一笑……笔者无意比较其背后艺术价值孰高孰低,单从市场青睐的角度,浅显直白的影视作品更能斩获大众的芳心。

  2012年底贺岁档两部国产大片《人再?途之泰?》《西游?降魔篇》分别以12.56亿及12.45亿的傲人成绩,创造了华语电影的票房最高历史,这样两部低成本喜剧的辉煌成功恐怕叫许多业内人士大跌眼镜,但细来掂量,却是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泰?》讲述了商业成功人士徐朗用了五年时间发明了一种叫“油霸”的神奇产品,却与商业竞争对手高博在决策上发生了分歧,唯有得到公司最大股东周扬的授权,方可达到各自目的。徐朗前去泰国寻访周总,高博一路尾随,路途中又遇上傻里傻气的王宝,三人共同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泰国之旅……《泰?》的优缺点都很显着,其优点如下:(1)用力很集中,将人物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冲突所制造的喜剧效果极致化,这是尊重和善用套路的结果;(2)远胜前身《人在?途》,笑料更自然,趣味更纯粹一些。最有趣的地方集中在人妖、spa、床震这些元素上,虽然这有点低级趣味,但对于喜剧来讲,这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3)基本的技术手段都尽可能做到了位,音乐尤其突出,节奏感烘托不错。而其最大的硬伤在于情节设置不严密,经不起仔细推敲,观众若纯粹为图一乐而走进影院,想必在捧腹大笑之后不会留有任何遗憾;但若打算回头咀嚼,恐怕在几声爽朗的笑声中忘得连渣都不剩。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在视觉元素的运用、情感线索的铺陈上都更胜一筹,但毛病还是与《泰?》如出一辙,用解构主义重写的西游故事在情感渲染上过分夸张,以致给人“亵渎经典”的扯淡感。

  (二) “接地气”寻求情感共鸣

  流行文化具有“制造同意”的功能,其根源基于一种被普罗大众所认可的价值体系或情感共鸣。当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它不仅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依赖性显着增强,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与世界的联系都在加强。在全球化趋势下,各民族文化不可避免被纳入世界一体化范畴。这种后现代文化语境造成的全球文化的同构现象也在潜移默化中替芸芸众生达成思想与情感的一致。

  结合电影产业而言,时下热门电影大都在情感上牢牢紧抓观众,从而掀起集体的共同情绪,引发普遍认同感。依附社会主旋律,如《唐山大地震》《十月围城》;借助争议性话题的东风,如《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当电影院被观众泛滥的泪水和唏嘘的叹息填满时,敏锐的媒体人已对下一个全城狂热的热点话题了然于胸。

  “青春”是萦绕在2013年春天的上空最热闹的话题,此间,两部青春校园题材电影的公映拉开了这场沸沸扬扬的全民议论的序幕,改编自辛夷坞同名小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取材于新东方真实事迹的《中国合伙人》。

  《致青春》由赵薇执导,讲述的是大学某女生宿舍几个好姐妹青葱岁月里的成长与爱情;《合伙人》由陈可辛执导,诉说的是“土鳖”朝着心中的“男神”不懈奋斗,最终写下了令人侧目的中国梦想。鉴于两位导演性别的差异,电影关注的主题也落在了不同层面。女导演心思细腻,感情丰富,所以赵薇镜头下的《致青春》流露出更多少女的情怀,事业(学业)则只是烈火青春中一颗闪动的小火星;陈可辛描绘的《合伙人》是一副更恢弘洒脱的画作,是男人立于事业的顶峰才可领略的景致。两部影片一前一后上档,颇有几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挑衅意味,也怪不得网友热衷拿两者作比:“女人的青春,出了校园就结束了;男人的青春,出了校园才开始。女人的青春只有恋爱,男人的青春是奋斗实现梦想,恋爱只是一部分。女人的青春是用来怀念的,男人的青春是用来励志的。女人的世界只是男人,男人的世界是全世界。”且不论大众更偏向何者,但其中对逝去青春的缅怀情愫却是无二的。

为您推荐

日本电影中的“死亡”文化原型

日本电影中的“死亡”文化原型   日本国民的死亡观源于对樱花的崇拜,樱花常用来比拟高尚的人的生命,樱花刹那芳华间消逝,使日本民族形成了悲观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自我升华的传..

“传统文化电影”的未来之路

“传统文化电影”的未来之路   作为传统文化电影,“传统”元素在现代的发展过于迅速,能够给予人们的文娱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能够吸引观众的因素就在于这部作品的“特性”和“未知领域”的大小。一部作品想要抓住观..

“传统文化电影”发展的不足

“传统文化电影”发展的不足   人们在看黄梅戏的时候,虽然能够感受到黄梅戏文化的成长,但是这些电影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物冲突是一部电影的关键所在,观影者认为,一部电影中的人物矛盾愈激化,电影的好看度..

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学追求

新世纪“传统文化电影”的创新及价值

新世纪“传统文化电影”的创新及价值   在1990年之前,“经典电影”大多数都是根据已有的剧本经过翻译后编写成的。通常来说,改动幅度并不是太大。不过,自21世纪开始,各种别出心裁的电影逐渐兴起,且均凌驾于原有的剧本之..

大电影时代“第五代”能否续写神化――中国电影产业的挑战与危机

大电影时代“第五代”能否续写神化――中国电影产业的挑战与危机   长期以来,好莱坞以其超级制作与超级宣传的运作模式创造了“梦工厂”神话,从2002年开始,中国走上大片时代。   “第五代”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领军..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人文特性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人文特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性。以1998年迪士尼发行的电影《花木兰》为例。《花木兰》的故事源自我国经典民歌《木兰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