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主到女王―――女性主义在迪斯尼动画中成熟

从公主到女王―――女性主义在迪斯尼动画中成熟

  迪斯尼的人物形象和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早期的公主形象除了美丽高贵外,一直处在柔弱以及被拯救的地位。从1937年的白雪公主到灰姑娘辛德瑞拉睡美人,都是如此。而这正是后现代女权主义所批判的男性主导的女性特征――需要他人的帮助才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随着对种族文化多元化的重视,迪斯尼相继出现中东公主、印第安公主、东方公主和黑人公主,其中东方公主“花木兰”和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翻开了上个世纪动画中女权主义色彩最浓厚的一页。

  花木兰凭借智慧和胆识拯救了帝国和人民,可以说是对女性形象的很大突破,但是遗憾的是,花木兰被主流认同因为她穿的仍然是一身男装。脱下男装的花木兰几次面临被处死。从一定意义来说花木兰达到男人的成就的前提是服从男权的次序。当女性褪去男性伪装后话语权即被剥夺,同时面临被男性宰割的命运。而宝嘉康蒂更甚,从外表来说角色产生异化,她的女性特征更是迪斯尼公主中最弱的一个。直到《冰雪奇缘》,真正集中表现女性意愿和情感的迪斯尼动画才诞生,柔弱的公主历经磨砺后化身气场强大的女王。

  首先,动画片里史无前例地有两位公主作为主角,为了保护妹妹十几年压抑魔法的艾莎逃到冰天雪地里上演了酣畅淋漓的“let it go”桥段其实就是艾莎对自身女性力量的接受与觉醒,抛弃了象征着“压抑”的手套。与从前的女性形象不同,她开始使用自己里力量保护自己。但是华丽变身的艾莎依然作为世人眼中的妖怪孤身在冰天雪地。在这时骑着麋鹿来将她带回尘世消除误解的不是王子而是她的妹妹安娜。艾莎象征着女性力量的觉醒,那么敢爱敢恨的安娜本身就代表着新女性,有当断则断的魄力。片中王子也不再高大全反而是拥有镶金外表的虚伪反派。而平凡的麋鹿骑士才是安娜的真爱。贵族恋情被下移到民间,这是迪斯尼面对后现代思潮中“对权威消解”的适应。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迪斯尼在爱情观上对女性爱情抉择权利的重塑。

  在大结局时安娜出于爱的行为救了姐姐也救了自己。迪斯尼的第一次,拯救公主的不是王子与爱,而是亲情与爱,迪斯尼公主不再需要骑士和魔法来拯救。迪斯尼的新公主时代到来:勇敢智慧与爱是迪斯尼永恒的主题,但是已经不专属于战恶龙的王子。

为您推荐

女性形象的审美演变

女性形象的审美演变   电影作品不仅能比其它的文艺作品更加直观清晰的表现中国女性的命运,而且在通过具体的女性形象所揭示出来的社会内涵上,和探索追求的,中国女性在社会历史道路中的发展和变迁上,表现得更加深刻。女..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性觉醒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性觉醒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80年代经典的女性电影之一,影片的主人公几乎全部是女性,整部影片中,对与老爷这个角色的具体形象没有做出清晰的刻画,甚至没有出现过一个正面的镜头,我们只能是从..

女性觉醒意识的表达

女性觉醒意识的表达   关于所谓的女性意识,就是指从女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去体察生活中的一切。作为社会中独立存在主体的女性,必须去打破千百年来的男性中心主义,冲破由男性构筑的围墙,去更多的关注生自身的生存状态,自..

《女人四十》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表达形式

女性自我意识的表达

女性自我意识的表达   女性电影的首要任务,是在影片中表现女性意识,塑造独特有魅力的女性形象。我国传统的女性电影并没有从女性视角去关注女性的命运,也未能塑造出独具女性意识的独立女性的形象,而是常常以男性的视角..

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特色

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特色   表面看上去非常高冷的安迪好像随时都戴着一个精致的面具,在她眼中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没有用高低贵贱之分看到周围人的情况下,她对待身边一切人事的态度都能保证公平理智,但因为家族精神病..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然而,马克的“哈姆雷特”式形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又被导演赋予了创造性新意。在对哈姆雷特的超越中,马克的形象彰显了人文主义者的成长新貌。而幕后的神秘人则被塑造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