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疲劳”的理性处置
在印度电影中,通常将舞蹈场面3个以上,并且每段歌舞时长不少于3分钟的影片称之为纯歌舞电影。根据笔者的统计,一部标准的2.5-3小时的宝莱坞电影中,平均每隔25-30分钟就会有一段歌舞场面。而照此标准计算的话,则三小时的印度电影就会至少有6段歌舞场面出现。例如中国人熟知的印度电影《大篷车》的时长总共为160分钟,歌舞场面占到了1/3强,将近50多分钟。而除过片头音乐,在正片中首次出现歌舞是在第21分钟时,然后基本上是每过10分钟就会有歌舞场面出现。如此密集的编排,一方面是该影片拍摄时间较早,深受早期印度电影风格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该电影主要在印度国内影院播映,迎合了印度国民的观影审美需求。
针对该影片,我们做个假设:一是《大篷车》在中国国内播映一次;二是《大篷车》重复播映多次。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当电影首次播映时,一般都会被绚丽的歌舞场面所吸引,此时的审美兴趣也是最高的。而当电影重复多次播映时,观众的兴趣就会随着电影播放次数的增多而随之减弱,而观众对于这种电影形式的兴趣也就会随之降低。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审美疲劳”。“审美疲劳”主要指的是“当刺激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的时候,反应就开始变弱”。但与此同时,与上述假设所得出结论恰恰相反的是,根据相关权威数据统计,印度每年出品900 余部影片,其中约有500部影片中有歌舞。印度人口的半数以上是印度电影的固定观众,每年的上座率更是高达50 亿人次。在南亚地区国家中更是拥有四千多万名固定观众。
假设结论与事实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差距,我们认为印度电影在歌舞吸收与应用上具有“技术、编剧、情节设计上的理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追求歌舞编排的多样性;二是适度压缩歌舞场面的时长;三是实现了与剧情的巧妙融合。关于第一点,印度舞者在编排歌舞时充分挖掘了印度歌舞所具有的多样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了电影的构图画面、镜头的复合运动以及歌舞与电影结合所延伸的美。与此同时,现代时尚元素的融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印度歌舞的审美层次。例如在影片乐曲制作与舞蹈编排上强调时尚感与国际化,而在场景布置、镜头调度以及后期剪辑制作上较多的使用MTV风格,迎合了当代青年的审美要求。印度歌舞电影的主题是电影,其次才是歌舞。电影为印度民族歌舞艺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展现平台,而歌舞则是印度电影的“特色产品”、“点睛之笔”。电影与歌舞,谁主谁次,谁主流谁辅助,印度电影人应该有非常理性的认识。不管是《阿育王》,还是《贫民窑里的百万富翁》,相较之于《大篷车》,其中的歌舞场面时长就压缩了很多,使得电影在保留印度民族特色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印度电影在审美层面上的另一大改进在于“歌舞场面的出现与剧情发展的幅度是相一致的”。由上论述可知,歌舞在电影中的主要作用在于气场地烘托与情感的精确表达。因此,歌舞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出现应该是其不断追求的目标。《阿育王》是 2001 年出品的具有史诗化倾向的作品,由桑托什?斯万执导。影片开头由壮观的战斗场面代替了以往绚丽的歌舞,使人一下子就进入了阿育王不断争战、坎坷的一生。紧随其后的“暗杀、劝逃”情节的设置以及镜头的转换、飘忽不定让人紧张的喘不过气来。就在影片的第17分钟,印度歌舞出现了。女主人公犹如“山中精灵”一般,在蓝天、白云下,在高山草甸中,在森林树林间,扭动身姿、翩翩起舞。尤其是瀑布、流水的运用,使舞者的身姿更具灵动性,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