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电影及其影像的二重性

商业电影及其影像的二重性

  在影像产生之初,其解放作用就是很明显的,按本雅明在那篇着名的论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说法,那就是电影能充分动员大众(the masses),并为大众的参与创造条件,而这是传统艺术所不能做到的。同时,电影还通过“不断袭击观看者的位置与焦点的变化”而带来一种“心理震惊效果”[3]259-262,所谓的“视觉奇观”即与此有关,这一震惊效果显然来自电影的影像合成力量。电影影像改变了受众参与的方式,以前凝神注视式的审美观照变为快速反映式的审美消费,电影越来越成为大众的艺术,其带来的明显后果必然是所谓传统艺术“灵晕” 或“灵韵”的消失。可见,从电影产生之日起,以电影为代表的影像本身就具有两方面的内涵,其既是一种解放力量,同时也是一种衰败――“灵晕”的消失。而实际上,电影这两方面的特征又是互为前提、互相对立并纠缠在一起的,因为大众的积极参与,电影能“为同时的集体经验提供对象”,为大众表现自身提供了可能,但也正是由于大众的参与,电影无疑又导致传统艺术“灵晕”的消失,电影越来越成为商业社会的文化形态。从这点来看,恰恰是电影影像两方面内涵之间的彼消此长,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电影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电影可以服务国家或大众,唯娱乐是尚,也可以追求所谓的艺术创新和试验,以保有对“灵韵”的坚持。

  中国自有电影以来,对电影的功能就有不同的认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的争论,正反映了对电影的娱乐功能和意识形态宣传功能的不同理解。而90年代以来出现的所谓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的区分,也在实践的层面暗合了这种分野。与文学绘画等传统艺术类型不同的是,电影显然是面对大众,并作用于大众的无意识和视知觉,这一特征既决定了大众的构成和面貌,也不可避免地决定了电影将不得不迎和大众的趣味,而在不同的时代,大众的内涵也不尽一致,这更加使得电影的发展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从这个角度看,大众的构成及其变化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发展和面貌。如果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众还是一个成分庞杂而不能化约的群体的话,那么到了建国后大众则显然带有阶级内涵的因素在内,其在某种程度上与“人民”这一概念重合。而随着“文革”的结束,特别是90年代以来,这一大众的内涵则又与商业社会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成为消费中的大众。显然,如果说电影是一门针对大众的艺术的话,那么随着“大众”内涵的变化,电影艺术的发展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消费时代的大众的口味或趣味某种程度就内在地决定了电影的走向。   在消费时代的今天,“大众”其实就是消费者,因此,与其说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不如说它是一门针对潜在的消费者――电影观众的艺术,影片票房的高低以及消费者的趣味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影从制作到发行等各个环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今天,实验电影或先锋电影尤其显得举步维艰,而商业电影则大行其道的缘故;这样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均质化、模式化、类型化电影风格的流行。对今天的电影制作而言,任何创新或者实验都似乎多余且危险,而一部影片一旦票房超好很有市场,即使平庸乏味、漏洞百出,也会随之出现续集不断,一拍再拍。可见,在消费时代,商业电影显然具有某种整合一切的潜能,而从中国当下电影的实际发展来看,事实也是如此,所谓的“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越来越表现出融入或耦合进商业电影的发展中来。这一趋势已日益明显。

  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向国际电影市场的开放,以及以大陆电影为中心的华语电影格局的形成,消费大众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国大陆,其显然已经被纳入到全球化进程以及国际之间的分工中去;这一大众内涵的扩大无疑使得问题更显复杂。人们可以辩解说,影像风格的趋同是一种趣味上相近的选择的结果,是青年观众或大众的审美趣味决定了影像制作上的选择,风格和趣味的神圣决定了影像(电影)的神圣性。但本雅明早就提醒我们趣味的欺骗性:“随着顾客专门知识的衰退,趣味的重要性就增加了,对消费者和厂家来说都是如此。对于顾客来说,趣味以一种繁复的方式掩盖了他自己缺乏行家眼光的事实,而对于厂家来说,趣味给消费者带来新鲜的刺激,给消费者带来满足感,从而消除了他的其他要求,而那些要求的满足对于厂家来说就会昂贵得多了。”[4]124-125换言之,趣味其实是作为消费的对象存在的,消费品内在本质的贫乏和其他方面则可能被忽视,而观众或消费者也乐于在趣味中麻醉自己。趣味的迷惑性之大可见一斑。影像的风格也可作如是观。对于影像的表达来说,这种趣味或风格的选择则往往表现为对视觉形象的某些因素如色彩、构图、光线、取景等等的推崇上,或者对剧中主角外形包装或形貌特征的追求上,影像的整体风貌则往往被忽视或不去计较。本雅明的意思很明显,趣味之产生显然是与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有关的。也就是说,趣味追求的并不是整体风格上的表征,而是专业化的各个层面的内涵形质,其对应的是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零碎化,而不是整体化,从这个角度看,正是这种对趣味的推崇,导致了对社会整体把握的缺失和对个性表现的压制。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待趣味时应该注意到的方面。

为您推荐

商业“微电影”的发展前景:

商业“微电影”的发展前景:   2012年,我们以“微电影工作室发展前景”为主题对市民、事业单位与影视制作公司三类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市民的调查中,58%的被调查者表示有“希望拥有一部自己的微电影”的意愿;事业单..

商业“微电影”的价值

商业“微电影”的价值   商业“微电影”的本质是一种营销工具,是广告的衍生品;但由于其兼有电影的艺术特征,商业“微电影”比普通广告具有更强的可视性与艺术性。因此对于商业“微电影”价值的讨论应从艺术价值和商业..

对我国微电影广告商业性发展的建议

对我国微电影广告商业性发展的建议   首先,提高我国微电影准入门槛。目前比较流行的微电影广告有两大来源,一是门户网站或者视频网站策划组织,并一边召集相关创作人员进行拍摄,一边寻找广告主进行合作。这一类微电影广..

传媒与商业的变相合体

商业化的怀旧消费

商业化的怀旧消费   由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改编自女作家辛夷坞创作的青春小说。然而文本意义的阅读作为一种单点、离散式的体验方式,更多的是针对个体自身进行的情感性调试和把握,难以形成群体..

传统文学商业化转型的必然性

传统文学商业化转型的必然性   电影来源于文学,文学乃电影之母;电影消费文学,文学作为消费品供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电影作品。现如今,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影产业日益壮大,有些导演甚至不用剧本便可以直接进行电..

传统文学的商业化转型走向

传统文学的商业化转型走向   (一)电影化   “文学可以变成电影剧本这一事实乃是一只看不见的软刀子, 它将文学场分割成两个次场:一个是扞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自主性的精英文学, 另一次场是拱手接受电影招安的通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