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形象塑造的缺失
在范围上,国家形象可以分为“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军事形象、审美形象、艺术形象、文化形象等。”[2]在小说《白鹿原》中,陈忠实对国家形象中的文化形象进行了成功的塑造,其中包括以“白鹿”为代表的图腾文化以及以朱先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然而,“白鹿”与朱先生的形象在电影中并没有得到塑造,电影《白鹿原》“‘不见白鹿,只见小娥’,以田小娥的个人情欲史替代了民族史,将一部如此厚重庞杂的小说拍成一个女人――田小娥的‘性解放史’,将‘雄浑的史诗’拍成了‘庸俗的男女关系’”[3],这可以说是电影《白鹿原》对于国家文化形象塑造的最大缺失。
小说《白鹿原》的开端,作者便引出了“白鹿”这一审美意象,小说的构思与人物刻画也围绕着这一形象展开。从小说发表到现在,对“白鹿”意象的研究呈百家争鸣的状态,相关论者对“白鹿”的意象所指持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白鹿”应该作为中国的一种图腾文化形象来看待。在小说中,“白鹿”意象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二章:“很古很古的时候(传说似乎都不注重年代的准确性),在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莹亮剔透白……”对于白鹿原上的人民来说,一方面,“白鹿”就是他们心中的神灵,它具有超强的能力,能够驱除原上的一切疾病灾害,是他们扎根生长的大地上的守护神,他们由心底对白鹿产生强大的崇拜意识;另一方面,在白鹿原上生活的主要是“白”“鹿”两姓家族,“白鹿”作为他们的祖先崇拜图腾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他们将白鹿作为自己祖先的象征,正是祖先的守护,才使得一代又一代的白鹿原人能够长久地生活在这一方土地上。“中国文艺应该以‘文化的方式’塑造国家形象,并实现与世界的融通和对话。”[4]图腾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个民族的历史、民情,“白鹿”作为中国图腾文化形象的一个代表,在电影《白鹿原》并没有得到塑造,这不仅削弱了原着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电影以“文化的方式”塑造国家形象的缺失。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国家形象应该是综合体,其中最直观的形象就是中国人的形象。”[5]然而,电影《白鹿原》并没有对儒家文化的代表朱先生进行形象塑造,这是影片在国家形象塑造上的又一失败之处。朱先生作为关中儒学的代表人物,儒家文化精髓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如果说白嘉轩是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实践者,那么朱先生既是儒家文化精神的实践者也是其引领者。在整个白鹿原上,人们将朱先生作为圣人看待,小说作者陈忠实所要塑造的正是这样一位无所不知、心系天下的儒家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作者将朱先生塑造成为儒家文化精神的引领者、儒家智慧的化身。朱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农业耕作也很精通,另外朱先生还有未卜先知的功能,他成功预言到共产党能够获得天下。“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折腾到何日为止”,这是几句朱先生墓室里砖头上刻的字,印证了朱先生对于“文化大革命”的成功预测。另一方面,作者将朱先生塑造成为儒家精神的实践者,朱先生兴办学堂、查禁烟苗、说服方巡抚退兵、编写乡约、编写县志、贩济灾民、号召抗日,这是其对儒家文化精神的成功实践。儒家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两千多年的传承历程中,它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观念之中。它的道德思想、教育理念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儒家文化形象的塑造在构建中国国家形象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电影《白鹿原》却将儒家文化精神的代表朱先生删去,这不仅引发了观众的批评之声,在塑造和传播中国国家形象上也是失败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