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边缘人物
以都市为背景描写边缘人、小人物生活是第六代导演电影的另一个重要特征。都市空间向来是张元、王小帅、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电影空间描摹对象,这源于对于第六代导演而言几乎与他们一同成长城市是他们最熟悉的地理环境,与第五代所描写乡村民俗对比而言,城市更有亲切感,所以他们的电影更关注在钢筋水泥所建造的“森林”中奔波、茫然的边缘人与小人物。在第六代的电影中无处不在的是他们在切身体验中对现代都市的真实感受和捕捉现代都市瞬息性的现在时和躁动不安的情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第六代在对自身“现代都市中漂泊的一代”文化身份的定位。也正是这样的文化身份定位使得他们的影片本身就带有了一定的审美局限,因为在大多数观众看来这样的生活距离他们太远,较难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是因为在影片中的隐喻有时过于隐晦,对于习惯了快餐文化的观众觉得难免有些晦涩难懂。贾樟柯电影持续将视角对准边缘人物,《小武》《任逍遥》《站台》《三峡好人》等影片中几乎都是小人物,每个人都说着方言,感觉似乎贴近我们的生活,但因为始终将现实的全面的或客观的展现小人物的生活,商业因素的缺乏,所以无法引起更多普通观众的重视;以各种方法所展示不同地位、不同阶级在为了能活下去或是能活得更好的目的之下,而努力着的真挚感情依然无法获得更多情感真挚回应。第六代似乎早就厌倦了对英雄高大形象的描写,他们似乎更倾心于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也更关注小人物的感情世界。这种的小人物、边缘人物为主线的故事情节下,期待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