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间的互动及其作用的编码解读
(一)双女主角的塑造中的编码解读。《冰雪奇缘》的重要创新卖点之一就是编剧(编码者)改变了一如既往的迪士尼经典的“公主与王子”模式,采用了双女主角设定的方式。姐姐艾莎由于长年的孤独和自我封闭养成了内向、克制的性格,而一直生活在无忧无虑中的安娜则始终保有活泼开朗、纯真好动的性格。姐妹之间相似的容貌却有着反差极大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故事情节发展一系列矛盾冲突提供了铺垫。
(二)主要男性角色塑造中的编码解读。在此处,又与以往的迪士尼经典动画的情节大不同,《冰雪奇缘》中的男性角色并没有成为故事的主导角色,甚至首次出现了王子成为反派角色的设置,而正派角色平民少年克里斯托夫也并未完成对安娜的最终营救,而是由艾莎的泪水取代了。在两个主要男性角色的塑造方面,编剧(编码者)其实在内涵上编码了许多丰富的信息。
首先,汉斯是来自南方岛国的王子,作为国王的第十三个儿子的他自知无法继承王位,试图通过联姻成为阿伦戴尔的国王,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单纯的安娜对汉斯一见倾心,开始憧憬王子公主的浪漫童话,而汉斯也一直表现得十分真诚善良。在与安娜初遇时,汉斯唱着“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方”时朝脚下的阿伦戴尔伸出手,其实已经暗喻他将暴露霸占土国的野心,从“白马王子”变为“大反派”。
平民少年克里斯托夫与英俊潇洒却内心阴险的王子不同,克里斯托夫威猛粗犷、性情直率、心地善良。影片开头的取冰片段就出现了童年的克里斯托夫童年的安娜和艾莎在求助地精时也被克里斯托夫偷偷看到的情节;以及他“卖冰人”的身份与“冰雪”的主题紧密相关,暗指了他将与两位女主角的命运将有着密切的联系。身为被地精收养的孤儿和离群索居的“卖冰人”,在杂货铺连胡萝卜都买不起,他象征社会底层人士;但是也是由于他心地十分善良、乐于助人才最终得到了安娜的真爱这一情节,也就符合了迪斯尼动画一直以来“好人有好报”的观念。
(三)辅助角色塑造及作用的编码解读。除以上主要角色之外,编剧(编码者)在《冰雪奇缘》中塑造的一些辅助角色也是有其编码意义的: 雪宝是艾莎和安娜在童年玩耍的时候堆的雪人,又在艾莎成为冰雪女土后,被艾莎创造出来并赋予了生命。它无忧无虑、活泼好动、热情浪漫的性格代表了童年时期的天真和快乐,也是象征了艾莎心中依然存在的爱和勇气。
驯鹿斯温虽然是一头驯鹿,但它的言行举止更像一只宠物小狗,编剧(编码者)在影片中给予斯温的定位是“忠实伙伴”。
冰雪巨人是艾莎内心中愤怒和恐惧的象征,它狂暴易怒、难以控制,每次受到攻击就会变得更加强大和危险,是艾莎用来隔绝自己和世界的武器。
地精在影片中被称为“爱情专家”,犹如安娜和克里斯托夫的“红娘”一样,暗喻着克里斯托夫和安娜的命运注定紧紧相连:影片开头的取冰片段就出现了童年的安娜和艾莎在求助地精时也被克里斯托夫偷偷看到;地精收养了平民少年克里斯托夫。而后在成年后的安娜与克里斯托夫一同出现在地精生活的区域时,地精热情无限得为两人高唱爱情歌曲。这些与地精种种相关的情节都是编剧(编码者)精心设置的,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乐趣和隐隐约约的线索。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