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和“虚构”的真实:矛盾的化解
在以教堂为叙事空间的空间叙事中,牧师致辞影射了罗拉和马歇尔的结合是为求赎罪,也让布莱欧尼悟出当年真正强奸罗拉的人是马歇尔时,真相的水落石出化解了之前的矛盾冲突,观众期待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似乎也让布莱欧尼最终完成了赎罪这一任务。然而,在这部长达近两小时的主干故事之后,却附有一个七分钟左右的尾声,它打破了之前给观众营造的真实感,把“两人从未在一起过”的事实强行摆在观众面前,让他们发现前面的故事只不过是她耗时多年完成的一部小说而已。
既然影片让已成为知名作家的布莱欧尼跳出第一个叙述层,向观众揭露了事实真相,那么,这样残酷的揭露有何价值?从作者布莱欧尼的角度来看,她应该担负起对读者、隐含读者以及社会等的责任,然而在隐含读者的误导下,观众的预设与结论不断被否定,真实与“虚构”的真实之间发生了冲突,既然真实无法实现赎罪,那么这样的结局观众怎么能获得希望和满足呢?很显然,布莱欧尼因年幼无知,“本我”打败了“超我”,虽然对罗比成功实施了报复,却一直受到内心深处“超我”的谴责,为了平衡“自我”以及寻求“本我”的安宁,她选择勇敢面对,所以从多重视角再现同一故事正是她自我反省的过程,也是给后人予以警示的方式;安排塞西莉亚和罗比在一起“不是软弱,不是逃避,而是一份迟来的仁慈”。
影片第二个叙述层化解了“虚构”和真实之间的矛盾,因为虚构,小说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虚构欺骗了读者的眼睛,构成了小说的原罪;同时,因为虚构,作者表达了对自己曾经所犯错误的忏悔,小说的赎罪也在虚构中得以实现。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文学文本都是对人类道德经验的记述,无论是双重聚焦的采用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虚构,其本质都是作者在“赎罪”意识驱动下的“道德书写”。通过写作,布莱欧尼剥茧抽丝般地再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善与恶;通过写作,布莱欧尼“把幸福还给了他们”,并最终实现了精神救赎。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