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和“认定”的事实:矛盾之二的形成
当人物的道德身份发生了变化,其最严重的后果是引发了道德混乱。随着叙事空间转换到法国南部战场,镜头以内聚焦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进罗比的视野,回忆了布莱欧尼为检验罗比是否会救自己而莽撞跳水一事,暗示了她对罗比的爱恋。如果说她对罗比指证的表层原因是出于传统道德扞卫者的道德身份,那么深层原因则是在这层外衣掩盖下因道德身份改变引起的道德混乱。表面上,布莱欧尼扮演了指证坏人、维护正义的角色,那么在这个看似正义的道德身份背后,隐藏着布莱欧尼内心的秘密:对罗比的暗恋,这种情愫在罗比奋不顾身地营救自己试探性跳水的举动后更加坚定,因此,当她走进书房、看到罗比把塞西莉亚按在书架上的亲热举动时,内心深处涌动着焦虑不安和妒忌,加上前面罗比错让她转交的一封对姐姐充满性幻想的信,她自然把他和受辱的罗拉联系在一起,指证罗比无疑是对他实施的最好报复。然而,作为此事的重要见证人,布莱欧尼的道德身份也发生了急剧转变,由维护正义的卫道士变为自私自利的报复者,这充满二元对立的双重道德身份无疑让她的指证充满了道德混乱。
而在这二元对立的道德身份背后,暗含了布莱欧尼对事实和“认定”的事实的矛盾心理,只不过这些都存在于潜意识里。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处于人格结构中最底端的层次是无意识状态的“本我”,最顶端的层次是能进行自我批评和道德监控的“超我”,中间层次的“自我”则能调节“本我”和“超我”,形成正确的判断。“认定”的事实背后代表布莱欧尼受“本我”的驱使,从小就对罗比怀有爱意,并有一种得不到就要破坏他的潜意识,只不过一直受到代表自我批评和道德监控的“超我”约束而无法表露。当面对姐姐和罗比的真挚爱情这一事实,她内心深处无法接受,加上无意中撞见两人亲密以及罗拉被辱的场景,她的“本我”便找到了合理借口,并披上道德正义的幌子,道貌岸然地打败了“超我”,实现了报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