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三大奖项及其文化导向
金像奖成立于1982年,由于香港经济的起飞和相关政策的宽松,当时正处于香港电影蓬勃发展时期。金像奖有浓烈的本土电影保护主义,我们所熟悉的金像奖得奖电影或者影帝影后,多为香港制造,香港的电影可以说是华语片的先驱,在80,90年代达到顶峰,具有极大商业价值,但纯港片由于经济发展的停滞,人才的流失,内地,台湾电影的兴起,好莱坞的强势插入,呈衰败之势,合拍片也越来越多,大家都看到的内地市场的潜力。香港制造开始走向中国制造,武侠动作片曾是香港电影红极一时的题材,可是,仅仅靠炫目的打斗,没有实际的内涵,缺乏文化的积淀,注定会走向一个衰败。
台湾金马奖是华人地区最早设立的奖励机制的电影盛会,创办时间为1962年。较强调导演的拍摄风格,注重台湾历史,并且常以电影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得到政府和民间组织的资助。
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百花奖合称中国电影双奖,80年代初设立,金鸡奖是专家奖,百花奖是观众奖,华表奖是政府奖。
这三大奖项都见证着华语电影的成长,关注着这些商业与艺术并重的电影,体现着华语电影的价值和审美取向,指导着市场的一个正确电影文化的走向。同时,华人导演在国际上的成绩,我们也有目共睹。
为您推荐
日本电影中的“死亡”文化原型
日本国民的死亡观源于对樱花的崇拜,樱花常用来比拟高尚的人的生命,樱花刹那芳华间消逝,使日本民族形成了悲观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自我升华的传..
华语电影中的动作美学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加追求动作的效果,因此,电影中的动作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创作的理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动作设计不再只是复杂的动作,还要融合剧情的发..
“传统文化电影”的未来之路
作为传统文化电影,“传统”元素在现代的发展过于迅速,能够给予人们的文娱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能够吸引观众的因素就在于这部作品的“特性”和“未知领域”的大小。一部作品想要抓住观..
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学追求
李安生长在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家庭,中国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他的电影创作,不仅表现在东方文化元素的运用上,更深入人物塑造,在影片的整体格调和审美风格上,其改编电影无论是东方语境下还是西方..
新世纪“传统文化电影”的创新及价值
在1990年之前,“经典电影”大多数都是根据已有的剧本经过翻译后编写成的。通常来说,改动幅度并不是太大。不过,自21世纪开始,各种别出心裁的电影逐渐兴起,且均凌驾于原有的剧本之..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人文特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性。以1998年迪士尼发行的电影《花木兰》为例。《花木兰》的故事源自我国经典民歌《木兰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