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语言存在的不足
名着改编电影,能保持原着韵味改编成功的电影非常罕见,而且还有一个不成文的例证,越是名着,改编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陈英雄导演的电影,尽可能地保持了小说的风骨,但是大量的语言文字描绘的主题,在一个短短的片子中再现,是不大可能的,读者对《挪威的森林》是熟悉的,稍有不慎,就会遭到读者的反对,这都是电影失败的原因之一,而电影中出现的几处硬伤,更加速了电影的失败。
(一)电影存在的视点问题
陈英雄在电影中做了很多努力,一方面用画外音作为解说,另一方面,也运用了渡边个人的一些主观镜头,但是终究不能表现小说所驾驭的渡边的言行,尤其渡边的内心独白。小说中,是以渡边的回忆为主,语言文字很容易构建一种情绪,而电影中,要依靠镜头去参与回忆,客观的表达会冲淡小说中的含蓄性。有人说,“一部影片,无所谓第几人称,因为它原本不是一种口头叙事方式”。电影是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电影中,有一段渡边与绿子的恋情场景,因为不能像小说一样有铺垫,感情是个渐进的过程,所以电影中的恋爱场景,也显得不真实,因为没有渡边的心路历程,也就是不能表现他的心理变化,观众对渡边和绿子突如其来的爱情,也一头雾水,所以,片尾渡边的表白“我爱你”,既突兀又无力。而小说结尾时,读者会强烈地感受到渡边的心理变化,并意识到他已经成熟了,不是刚刚开始的那个孤独无奈的年轻人了。 (二)叙事结构语言分析。
小说的总体结构,以回忆为主,回忆中又有回忆片段。小说中的回忆时间长达三年,历经了三个春夏秋冬。而电影,要想跨越三年时间是很难表现清楚的,所以陈英雄改变了小说的回忆式结构,改用按时间顺序的叙事模式,从渡边的高中时代开始切入,并对小说中三年内发生的很多事情进行了删减,这就失去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语言也不能表达文本的内涵。这种简单化处理,情有可原,追思和回忆是《挪威的森林》结构的主体,电影的手法不能表现回忆,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就得不到保障,这也是电影失败的原因。小说的故事一般,但却凭借主人公的情绪稳操胜券,因为成长中的不适,是大众情绪,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从痛苦迷茫到蜕变成熟,这也是村上春树的高明之处。这种回忆的结构,对于表达这种情绪,是最佳的选择,电影中没有足够的语言,使得情节缺失,季节也不分明,令时间不清晰,使整部影片的内容是模糊的。影片所表现出来是一部旅行风光片,或者说是一部爱情MTV,但绝不是一个人的心理历程。一部成功的小说,内容与结构的衔接是浑然天成的。小说的结构,电影没办法复制,如果导演只是将小说故事情节移植到电影里,势必会因语言的不足而造成结构的缺失和不足,从而产生致命的缺陷。
(三)人物形象的不丰满
众所周知,小说的人物的个性,靠主人公的个性语言与细节来塑造,而影片是做不到的,影片再给了男主人公渡边足够的细节描述外,对于独白也采用了一些画外音,所以电影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就显得苍白了,缺乏独特的性格,或者行为动作不合常理;或者人物性格模糊,容易被观众误读。小说中的绿子,开朗乐观,淳朴善良,渴望被人爱怜,女孩气十足。因为母亲的早逝,父亲的多病,她更渴望一份美好的爱情,所以她单纯,且极有耐性,家庭的变故,更促成了她的坚强和坦率。这些性格表现,反映在她对男女关系的好奇,对渡边的炽烈的爱,以及敢于勇敢地表白。而电影中,关于绿子的家庭和过去,以及性格形成没有铺垫,所以绿子对渡边坦言性问题,会误导观众对绿子质疑,而女演员的口气又温婉至极,使得对话失去了原本的意义,甚至产生荒诞的作用。
电影语言的表现手法问题,使影片看起来枯燥乏味,毫无魅力可言。人物形象像扁平的照片,没有神采没有个性。陈英雄的用心是良苦的,他力求忠于原着,但他的改编是失败的。这也证明,长篇小说的结构和故事,想浓缩为120分钟的电影中,是不可能的也不可取的。
《挪威的森林》电影虽然不如原着精彩,改编中的问题也值得人注意,但影片的可取之处也很多,诸如,电影语言的探索,不但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而且还屡有创新。这部电影也是很有看点和特色的,陈英雄从原着中汲取了很多语言特色,并成功地植入到电影中,进行了电影化语言的尝试,在关于主人公渡边孤独和无奈的情绪表现上也独树一帜,其简练程度与信息含量很大程度上都超过了原着。但电影的致命缺陷也不可逆转,最终也没跳出文学名着改编电影难的命运,在视点转化和简化结构的表现过程中,电影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情节也令人费解,导致人物形象不鲜明,性格塑造也不成功,缺乏小说主题的深度和厚度,更像一部旅行爱情MTV,小说的情绪化没有影踪。但是,对于陈英雄的创新精神是值得赞赏的,没有挑战和尝试,永远不会有进步。电影语言要向文学语言学习,并逐渐进步,走向成熟。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