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美丽中国路上的小橘灯
(一)唐诗微电影的时尚表达
从审美形式看,读图时代的到来、阅读方式的转型和新兴媒体的强势,使唐诗微电影用现代手段创新唐诗阅读方式,更适应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映需求,成为创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典范之举。
从内容表达看,唐诗微电影播出时增加文化学者、国学大家、执行导演、吟诵嘉宾和访谈等内容(加上15分钟核心视频,总长度为45分钟),帮助观众进一步加深理解,更加丰富了唐诗微电影的思想和内容,也能在浮躁的社会氛围里让更多人接触和接受唐诗。[11]此言不虚。
(二)美丽中国路上的小橘灯
唐诗不仅是唐人一代的诗歌,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缩影。千年以来,唐诗经典呈现的是一条选本传播、书画传播、音乐传播、影视传播、网络传播的进程图。布鲁姆斯说:“没有经典,我们会停止思考。”[12]唐诗微电影,在观照传统文化资源的景观里,可谓美丽中国路上的小橘灯。
唐诗微电影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效益并重,是近年少有的大项目。从样片《人面桃花》和《天地一沙鸥》片花来看,画面较为精美、音乐充满情感,但在编剧创意、演员选择、摄像技术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譬如富大龙饰演杜甫,阅历感稍嫌不足;人面桃花女演员,画面给出的一个面部特写韵味不足。恐怕是从编剧、导演到演员,还不能真正拿出院线大片的精致投入来做的缘故。好在项目组还计划在节目安排播出的同时开展投票评选,重新注资拍摄其中最优秀的10部作品,进军院线。
就编导而言,明代诗人对唐诗的审美接受和理论阐释,经历了从浑厚圆融的声响、音调模拟,到具体而微的格律用韵分析,再超越声律格调而走向对诗之兴象风神的审美感悟,虽说还不能完全准确把握唐诗的韵外之致,但对唐诗美典奥秘的领会已逐渐趋于深入。[13]笔者认为,“唐诗微电影”可借鉴明代诗人的学诗路径,还可参研宋诗之后出转精:在意蕴未尽处、情节空白处、留有余地处、美中不足处,以及浅、直、粗、窄、正、俗处,进行穿越、开凿、拓展、发明,[14]57在此基础上,重现古人之自命处、着眼处、作意处、命辞处、出手处,无一可苟,[15]18最终,还是要追求那种宛然在目的读诗的感觉,传达给读者更多的联想空间和审美意绪。[16]248也就是说,唐诗微电影应是唐诗经典的审美增值,而避免开发式或善意损坏。
微电影作为现代的视觉传播媒介和沟通、表达手段,会越来越比传统的文学、音乐以及影院电影等艺术形式,在形构政治、文化、社会认同等方面具有更大、更强的功效。[17]但要指出的是,微电影固然给唐诗传播提供了许多便利,也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最新权威调查显示,34%的网民倾向于数字化方式的阅读,仍有66.%的网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18]正如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所言,“与网络阅读相比,纸质阅读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深层次的研读、知识品味、深度学术思想交流,纸质的媒体仍然是简单便捷、随时刻度、老少皆宜的一种载体,最能够表现、传达细致入微的情感和深刻思想的一种工具”。[19]由此看来,尽管我们认为唐诗微电影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但文字作为符号与媒体,在唐诗传播中占有突出地位”。[20]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阅读方式却并不因此失去其固有价值,仍然是唐诗经典传播的根基,仍然是遥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诠释当代美丽中国梦的终南艺境。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