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人性的真善美
面对着轮船沉没这个巨大的灾难,每个人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船长和船员们,在慌乱与死亡的威胁下,依然严格遵守规则,保持绅士作风,让妇女和儿童先走。泰坦尼克号轮船在与冰山相撞到沉没的整个过程中,船员们都恪尽职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了属于他们应有的责任。以船上的表演乐队为例,在华莱士的带领下,在混乱的时刻强压心中的恐惧,依然在坚持演奏,试图希望为慌乱中的乘客带来一点点的心理安慰。所有的水手们在有条不紊安排着乘客撤离,这些所有的表现,不仅体现了船员们的高度责任与素质,更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的体现。其中有一个细节尤其能体现这一点,那就是船员威尔在面临死亡,在撤离的过程中,为了维持乘客的秩序。在射杀了两名无辜乘客,稳定了秩序,完成了最后的使命后,最终选择了自杀的方式为自己赎罪。在船员威尔倒下的一刻,他那坚韧不屈的人格魅力却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中,正是人性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同时,还有就是游轮的设计师安德鲁,直到沉没的最后一刻,还在自己的房间里。因自己为了船的设计美观,减少救生艇的数量,以及为了营造奢华,降低中断隔水板的高度等犯的一系列错误而深深自责。船长更是如此,面对着死亡,表现出了人性的光辉,在驾驶室中一直停留到最后一刻,直到游轮沉没。
死亡临近,每个人在面对着生命的结束,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能够做到从容不迫去面对,就是需要极大人格力量的。面对死亡,人性中的种种得以体现,人性的恶与人性中的真善美,在这一刻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的神父和信徒们,面对着死亡,没有去逃散,而是聚集到一起,去憧憬着那个即将要去的“未来世界”。影片中的母亲,在知道生存无望后,把儿女召集到一起,从容给他们讲最后一次故事,这不仅是母爱的伟大,更是人性真善美的真情流露。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经说过:“君子死,而冠不免”,用来形容影片中的几个老绅士最恰当不过了。在海水涌入船舱的一刻,几个老绅士还能够做到穿戴整齐,手拿白兰地从容地面对。尽管即将离开,也要死得体面,这体现了自身的一种信仰。性命可以不要,但人格的尊严必须留住。他们对生存的态度是如此的热烈,对死亡的迎接又是如此的从容,仿佛奔赴一场生命的盛宴。
同样,在面对死亡的一刻,也会有许多人表现出了人性的恶。影片中通过这些人的表现,和以上表现出人性真善美的人,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影片的一大魅力所在。同样是游轮泰坦尼克号的设计师,伊士美的表现就和安德鲁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安德鲁可以做到面对死亡,有的不是逃避,而是深刻的反省和自责。伊士美却恰恰相反,他想的不是乘客,不是游轮,而是如何去独自逃生。露丝的未婚夫更是如此,面对死亡,千方百计地想着如何逃生,先是贿赂船员,在贿赂无效后,抱起被冲散的小女孩,装作父女骗得船员同情后,混入救生艇。在成功混入救生艇后,立即显示出自私的本性,无情把小女孩抛弃。这和杰克为了露丝,不惜牺牲性命相比,简直是无可匹敌。还有露丝的母亲,虽然是没落的贵族,但在逃走的时候,第一想法居然是问,救生艇会不会太挤,作为头等舱的贵族,是否应该享有特权。这些人的种种表现,反映出了人性的恶,也是在犀利地抨击当时那些所谓贵族,在一个外表光鲜的身份下掩藏着的邪恶灵魂。这部影片,通过对这些人性恶的细节描述,通过对比,大大提升了对人性真善美的赞扬与歌颂。
整部《泰坦尼克号》电影,虽然大背景是一部灾难片,但是主线却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两个身份相差悬殊,本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人,正是因为人性中的真善美,两人才走到了一起,虽然最终没有美好的结局,却为我们演绎了一段催人泪下,可歌可泣的爱情诗篇,和一部反映人性真善美,歌颂人性优点的不朽佳作。人性的光辉只有在面临死亡的时刻,或许才能真正地得到体现,面对死亡同样也得到了升华。杰克的死,虽然我们万分悲痛,但是在杰克沉入海底的一刻,他人性的光辉在不断升华、放大。也是最终造就了杰克和露丝爱情传奇的关键。在这段爱情中,我们看到的不光是美丽的爱情,更多的是面对死亡的那一刻,主角身上所散发的浓浓的人性光辉,这是电影《泰坦尼克号》对人性真善美的完美诠释。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