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从“被看”到成为“看”的主体
劳伦?穆尔特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他在《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一文中指出:“电影天生具有意识形态的意义,以无意识(即社会的主导秩序)的方式构成观看的方式和‘看的快感’(即人人都有窥私癖)。所以好莱坞电影,甚至是主流电影把色情编入了主导的父系秩序的语言里,只为迎合男性观众的需求,增加快感。”[2]215同时,穆尔特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一个两性发展不平衡的社会里,‘看的快感’会分裂成‘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男性会把自己的性幻想投射到女性的身上。”[2]216所以中外电影中惯常使用的伎俩就是用一些特写或大特写来展示女性的性感冲击力,比如陈规旧套的大腿特写,即使是在最新一部的007电影中,这些镜头也随处可见,还有《变形金刚》系列,关于女性的身体特写更是家常便饭。然而,在《小时代》系列中,“女人作为形象,男人作为看的承担者”的观看主体和对象发生了置换,女性从“被看”成为“看”的主体。 影片的开场镜头即是通过林萧的视角来介绍主要人物,林萧是整篇故事的叙述者,从而使得影片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女性“看”的主体地位。同时,郭敬明并未把女主角当成某种符号来进行展示,也未突出她们的性意味,相反,他在电影中把男性放在被窥视的位置上,例如林萧的老板宫?常?这个被设置成富有而冷峻的人物一直处在林萧好奇的窥视下;还有作家周崇光,他在第一部电影中的大部分镜头基本上都是在林萧的主视角中完成的,也就是说,他也处在一个“被看”的位置上。这种设置强调了女性观看的主体意识,冲破了传统电影中女性被看的窠臼。
当然,在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中,女性依然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并不是通过展露肉体而实现的,而是通过妆容、灯光、服装与故事情节加以展现,并同时赋予其主体性。例如在各种特写、慢镜头中,女性角色常常处在镜头中的视觉中心,同时各种别具匠心的用光营造出女主人公各具千秋的美并烘托出不同的人物个性特点。林萧在四人中属于一个平凡的角色,一般她出现的镜头里的光为自然光,也就是暖光,运用软焦镜头与中近景来表现她的温柔与恬静;顾里出身富贵、为人高傲,打光常常是在人造灯光,例如镁光灯下,色调几乎都是明黄色,用来表现她身份的高贵与冷傲;南湘出身贫寒、富有才华,但天性冷淡,在镜头里常处于人造光中,色调基本为冷色,和暗色的衣服遥相呼应;唐宛如是四人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因此特写镜头极少,不多的出镜通常伴随着其他三人,她身上的光来自于他人。
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镜头语言的运用,这种处处以女性视角为中心的处理方式颠覆了传统电影中赋予女性的位置,以往以女性形象为叙事中心的作品大多以女性形象为中介以达到表达传统男权意识观念的目的。这种对传统秩序的打破虽然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在电影中也是女性主义不容忽视的表现之一。但是在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在《小时代》系列电影中,如果女性因为情节的安排以及视听语言的运用减弱了本身所具有的性意味,也离开了往常电影中“被看”的固定角色,那么该系列电影又是如何迎合观众需求而占领市场的呢?这恰恰体现在郭敬明对女性观众心理的准确把握上。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