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方式的平民化
《唐山大地震》看似是一部好莱坞式的灾难片,但价值和意义远远不止于此。影片的拍摄初衷更希望把观众真正带入地震亲历者的内心世界,用亲情来探讨复杂的人性。电影以唐山大地震为大背景,演绎的却是地震给一户普普通通的家庭所带来的灾难性打击,并没有停留在对灾难视觉效果的展示上。影片采用了平民化的叙事方式,塑造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鲜明形象,在叙述上情感是自然而然地流露,一切看起来那么朴实无华而又自然贴切,使亲情得到精神上的回归,充满了人性关怀和人文内涵。在结构编排上,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地震前、地震时到地震后展开叙事,紧凑而清晰。地震发生之前,方大强和李元妮带着一对龙凤胎儿女方登和方达一家人过着幸福平淡的生活,温馨和睦。可是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改变了这一切,大地崩裂、房屋倒塌,人们在绝望无助中四处逃散,哭声一片。电影用极具震撼力的镜头表现出令人惊心动魄的场面,那让人撕心裂肺的23妙换来的却是32年的痛苦,展示了一户普通人家的悲欢离合与命运变迁。
爱情题材和死亡题材一直以来是文学创作的主题,而亲情与爱情则是电影拍摄的永恒话题。面对灾难时,死亡又给亲情倾注了悲剧的色彩。影片中,方大强为了救孩子永远地消失在了妻子李元妮的视线中。断壁的两头,压着方登和方达姐弟俩,无论先救哪一个,都意味着另一个孩子性命难保。在作出了艰难的抉择后,母亲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被压在石板下的方登清楚地听到了母亲的话。石板下的她绝望地喊着:“妈妈,小登也在,小登也是您的孩子啊!”从此,母亲李元妮一直独居,带着残疾的儿子生活,房间中一直摆放着丈夫和女儿的照片,在满怀着对女儿的愧疚中坚强地活着,无时无刻不面对着来自良心的拷问和失去亲人的痛苦煎熬。然而自从母亲救了弟弟而放弃了自己,方登在内心深处始终无法原谅母亲“见死不救”的做法,此事成为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隐痛。同样,任何做母亲的在作出了这样的选择之后都会崩溃,这也成为母亲痛不欲生的节点所在,她一辈子都在为没有救女儿自责。后来失去了一只胳膊的儿子长大后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虽然经历了与男友的分手、后来的辍学、又生下私生女、远嫁加拿大等,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养父母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爱。对于影片来说,找到了营造矛盾的强大叙事情节,所有人都被牵连到这一矛盾中来,包括欣赏影片的观众也会与其达到一种共鸣,深深地体验到与亲人离别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折磨与煎熬。母女、姐弟天各一方,直到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他们的生命轨迹才重新走到一起。母亲成为地震中最为艰难抉择的选择者,为了祭奠丈夫用生命对她的爱和对丈夫的感恩,一辈子也没离开过唐山,即使有人表达对母亲的喜欢她也是无动于衷,没有再嫁,选择了孤独和平淡的日子。在李元妮看来,只有自己的坚守才能终究有一天能找回逝去的亲情,这是大爱。影片对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相识的场面没有描写,而是把镜头集中在母女相认的场面,迎来最后的高潮。导演将观众的情感开关打开,使情感在此刻得到宣泄与释放,也成为整部影片中最感人的地方。
良知在这一家人中通过多个角度折射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妻之情、儿女之情、养父养母养女之情等,在灾难面前,拷问人性的真善美,表现了灾难过后对于死亡的理解、失去亲人的痛楚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