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电影发展的现实根源
1、转型期的精神需求
借用美国“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诺的人的需求分层理论来研究构建受众需求系统,我们不难窥得私电影勃兴的现实根源所在。他将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私电影形态的出现,恰恰是迎合公众精神需求的产物。中国社会的发展步入转型期,面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带来了人们情感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功利性生存竞争的激烈,带来了人们对超功利精神联系的渴望。” ii身处这个情绪负重的年代,人们渴望获得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期望在倾听那些边缘的、命运多舛的人物诉说中寻找到心灵的解脱之道。在情绪负重的年代,私电影更多的是充当人们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缓压带。它满足了现代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使之获得“小人物”般的存在感。
2、受众市场的群体性更替
对于被特定观看方式长期塑造的观众来说,偏向文艺风的小众电影在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大片的双重挤压下难以汲取到赖以发展的土壤。但随着受众市场的群体性更替,80后成为稳固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作为长期在好莱坞大片熏染下的新新人类,他们遵循着自己的价值法则,不再固守传统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而更具包容性和思考力。他们普遍表达了对某些国产大片缺乏人文意蕴、只事娱乐的失望,因而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与自身相关的现实题材。如对观看过《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网友调查中,大部分人欣赏主角文佳佳(汤唯饰)的直率和善良,而鲜有人反感其背负的“小三”称号。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爱情道德标准中,“忠诚”似乎是衡量一段感情的重要标准,而汤唯则凭借其不俗的演技摆脱掉了“小三”的偏见,一跃成为了中国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可见,中国观影群体已经开始渐渐突破了传统观念里的思维定式,而更具包容力和思考力。同时,这也是观众透过市场向业内传递的信号,进一步表明内地目前观影口味的偏向性以及观影群体的细化和分化。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