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难调”引发的“精神”缺失

“众口难调”引发的“精神”缺失

  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中,浓厚的商业观念凸显,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者们似乎只是将电影视为获取利益的商品,而对它的价值意义毫不在意。中国的导演们为了娱乐大众,也是如此。如何去争取每一个观众,似乎成为困惑导演们的首要问题。中国有句俗话:“人活一口气”,这个“气”在实质上就是精神,就是价值和意义,也是中国的文化内涵。当一部影片只剩下框架结构或技术,这种单一的向度,连一点精神和价值都找不到的时候,那么票房就只是个数字了,只是寻找精神和价值的替代品而已。即便在影片的结构和技术上满足了感官上的刺激,却还是毫无意义。

  “精神”是一股“气”,更是一个“节”,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岁月轮回中的积淀物,是遗产,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它能唤醒在生活中日渐麻木的人们。可以将隐匿在人的内在生命中的无法言喻之说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将这种生动的精神模式替换为没有精神的连续性影像,将电影变为“皮毛电影”――肤浅而平庸化。电影代表一种大众文化,却不能代表所有的大众。试图覆盖大众的作品只能成为鸡肋之作,成为一种快餐文化。短暂的满足后,即被舍弃。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也为了在国际影坛上站稳脚跟,国产电影在影视策划与营销方面做出了不小的努力。理性的思考下,感性的显现为画面的色彩、视听上的巨大变化,努力地营造着对纯粹、完美、和谐的执着追求,试图在信念与合理化形式上扩展出更大的空间。然而,大众是复杂的集合体。它是“一切”也是“每样”。它既是总体,又是各个个体。如果说影像是眼睛,那么大众就是所有感官了。大众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催生出了心理上的微妙变化,这种变化的逐渐蔓延终于入侵到国产电影,出现了“众口难调”的文化弊病,却也激起国产电影的不断创新。这本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却在“众口难调”的理由扭曲下,卸下了意义上的重担,将影片完全凌空架构在大众世俗的需求满足上,将“文以载道”的内涵需求在这里全部大胆地消解掉了。导演放弃了赋予影像任何先验性的文化意义,追求影像自身的“价”,抛弃影像本质的“值”。导演用画面展示关于影像的结构,用来满足大众的“口味”,却忽略掉生活在中国当下的人物的现实完整和真正所需。面对这样的中国影视,我们会被其中轻松的影像所逗笑,却不会在银幕上找到寓意和教化的全新体验,这是真正的精神缺失。

为您推荐

日本武士电影与“武士道”精神

日本武士电影与“武士道”精神   日本武士电影的兴盛首先源于武士阶层诞生的历史是其他阶层形象所不具备的。武士阶层产生于日本的平安朝后期,在此之后一直在日本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镰仓幕府成立之后,武..

影片《阿甘正传》蕴涵的美国精神分析

影片《阿甘正传》蕴涵的美国精神分析   美国本土电影《阿甘正传》是一部反智电影,既描述了一个非常凄楚的爱情故事,更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励志故事,自始至终都是对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全面展示。虽然说阿甘是一个智..

动漫电影之魂:“东方魂”“西方魂”“东方魂”也可以说是“中国精神”

动漫电影之魂:“东方魂”“西方魂”   “东方魂”也可以说是“中国精神”。 我们还可以说这个魂指的就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国家形象的一部分,属于精神范畴的那一部分。在中国..

孙瑜的作品描述了一个个积极向上,带有乐观精神,极尽展现魅力的女性角色

电影《飞越疯人院》将美国制度化社会缩小成一个精神病院

电影《飞越疯人院》将美国制度化社会缩小成一个精神病院,将社会中各个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缩小成一个个独立的病人,通过隐性和显性两种表达手法,展现出美国普通民众受到的压制和迫害。影片首次将女性作为第一性的形象出现..

电影工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精神与物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工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精神与物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电影作品所传递的伦理思想、意识形态都会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研究好莱坞电影作品之中的伦理意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具代表性的好..

在人文精神之中,关注人性之善,弘扬人性之善始终是题中之意

在人文精神之中,关注人性之善,弘扬人性之善始终是题中之意。而人性善是与人性恶相对立,并互为映衬的。精神分析学家,《恶的本质》作者埃里克?弗洛姆认为:“恶是深刻的人性……恶是人在逃避他的人道重负的悲剧性的企图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