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作品改编真人版电影之“失”
(一)脱离原着,逻辑混乱
尽管真人版电影是从动漫作品改编而来,不同媒介平台的差异使得这一过程必然是个崭新的过程,所以在这过程中不只是单纯的无差别复制,必然要加入一些新鲜的元素进行改编,但大体而言还是要尊重原着进行创作,不能完全脱离原着,否则改编的真人版电影便成了另外一个故事。我们先不谈这种这种“买壳上市”电影上映后市场反映如何,就光是这种“借壳上市”的举动便已深深伤害了原着的动漫迷的感情,从而失去了受众。这时如果电影的故事情节在逻辑上又混乱不堪,失去了作为电影应该好好讲一个故事创作理念,那么这部改编的真人版电影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近期话题真人版电影《进击的巨人上》便是前车之鉴,该片可以说败就败在剧本改编上,原版的动漫在故事主题和思想上丝毫不比正统的影视作品弱,但真人版电影却在很多方面让人莫名其妙。先将墙内人民改成彻彻底底的懒人,其次在三笠和艾伦的暧昧关系中加入原创角色“啃苹果男”,生硬创造出三角关系。同时还有诸如一边和巨人大战,一边在废墟演床戏等增加“卖点”的戏份,动画版中有血有肉的各个角色全被真人版演成傻子。如此敷衍,观众当然不会买账。虽然作品在首周赢得了票房的第一位,但到了第二周就迅速跌落到第五,此后成绩更是每况愈下,最后不了了之。 (二)生搬硬造,强行改编
不是所有的动漫作品都可以改编成真人版电影,能够改编成真人版电影的动漫作品都能够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对现实社会做出能动作用,同时在内容上有适合影视艺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元素。因此在选择改编题材时,先要想想动漫作品本身能不能够改编成电影,这一点尤为重要。新版《蜘蛛侠》能够成功改编,是因为能够无缝和电影类型中的爱情轻喜剧融合,《美国队长2》能够成功改编,是因为能够无缝和电影类型中的政治悬疑片融合,即使是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其本质仍然是在探讨社会与人如何相处的问题,而且这三部改编成功的真人版电影系列,它们的动漫作品中本身就有适合影视艺术表演的内容和元素,不管是人物设定还是造型画风,都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而这一点有利于改编成影视作品之后不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
我们反观一些生搬硬造和强行改编的作品,比如美国真人版电影《马里奥兄弟》,它的动漫作品本来就没几个人型角色,却非要将其改编成真人版电影,这其中直接就忽视了动漫作品必须有适合影视艺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元素这条定律。真人版电影有个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它的造型,也就是要有适合人演出的角色,否则何谈真人版,大家直接看动画得了。而且这部电影在剧情上直接就是一部肥皂剧,没有任何可以值得思考地方。可见,这部电影的失败早已定论。
(三)成本问题,制约改编
有些动漫作品本身具有适合影视艺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元素,也有一定的艺术人文价值,但是却没有办法改编成真人版电影,归根到底,还是成本问题制约了作品的改编。成本问题不单单是指经济成本,还有角色成本,时间成本等等。经济成本在这方面的代表比如鼎鼎有名的《剑风传奇》系列,动漫作品《剑风传奇》虽然奇幻的成分不太多,但出场人物众多,场面磅礴,世界观设定宏大。要想将这样的动漫改编成真人版电影,无论谁来拍摄,制作的经济成本就难倒了一大片人。涉及到角色成本的有《龙珠》系列,《龙珠》系列改编成真人版电影,虽然里面有许多人型角色,但要想找到与动漫角色形象契合的演员,这又是一件难题,化妆技术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龙珠动漫作品中用了大量西洋血统的角色,改编成真人版电影想要在日本国内找几个相似又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谈何容易啊。再来谈谈时间成本问题,像日本非常火的动漫《火影忍者》,要想把它改变成真人版电影,很显然,只改编成一部电影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将其拍摄成三部曲或者多部曲系列,那耗费的时间是是个大成本,需要协调的的问题比如拍摄的周期,演员的档期,场地的租期等等。成本问题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的动漫作品改编成真人版电影。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