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兴起的背景

微电影兴起的背景

  1.技术因子的驱动作用。

  安德烈巴赞曾指出,支配电影发明的神话就是实现隐隐约约地左右着19世纪从照相术到留声机的一切机械复制现实技术的神话。现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力量的支持,正如高新技术是硅谷的驱动力一样,由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迎来了一个各种传播技术汇聚、各种传媒介质有机组合、各种媒体渠道相互兼有、各种媒体终端相互兼容、各种媒体表现形式综合运用的数字化全媒体时代。[2]新世纪以来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改变了人类社会信息的接受、处理、储存和传播的方式,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领域的深刻变革,不仅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而且使得受众群体在传播链条上的主体地位大大增强,出现了从传统的信息的接受者逐渐转变成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趋势。各种信息终端的广泛应用大大拓宽了微电影传播的平台,使其具有了产生较大社会性传播效果的基础。此外,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这种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看完一部微电影后,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将自己的看法和他人进行分享和转发,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引发不可思议的传播效果。如上所述,技术因子的推动作用是微电影产生的基础,也是微电影今后发展的强劲动力。

  2.受众市场规模庞大,营销手段更加先进。

  微电影主要在互联网平台和各种移动终端上进行传播,论文格式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三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最重要的是我国数字媒体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和个人计算机观看视频的时间已经超过电视,这个号称全球最大的受众市场正是微电影传播的对象和主体。微电影在完成它的策划和制作后,虽然广告商或者视频商家从他们的客户那里获得了相当的利润,然而只有微电影的内容和它直接或间接地宣扬的产品或者品牌文化在受众中传播,并获得受众的认可从而成功地引导了他们的消费行为,提升了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之后,微电影才达成它最初的也是根本的目的营销。

  步入后现代消费社会,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商品本身带来的使用价值,他们对商品隐含的附加价值也越来越重视。对消费者来说,与其说是在购买商品,不如说是在购买符号和它给我们带来的一种显示社会地位和消费品位的愉悦感,任何商品化消费(包括文化艺术),都成为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示其社会地位、文化品味、区别生活水准高下的文化符号。[3]。因此在商品生产中,符号体系和视觉形象的生产对于控制和操纵消费趣味与消费时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4]在当下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谁把握了消费者的趣味,谁引领了消费时尚,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尽管传统的营销媒介花了很大力气在符号的基础上把我们今天的消费社会建设起来,然而基于成本的考虑和播出时段的考虑,传统电视广告有严格时间限制,这不利于深入阐释商品的价值和企业的品牌文化的塑造;版面的制约使得报刊杂志刊登的广告没有电视广告吸引人的眼球,传达的信息也极为有限。和传统的电视以及报刊杂志上的广告相比,微电影有更充足的时间和更丰富的形式,凭借唯美化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富含创意的视听符号,将企业的产品价值和品牌理念融入其中,从而使得受众在观看微电影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视觉的刺激和情感上的享受,更在这一娱乐和休闲的行为中不知不觉地认同和接受产品传达的信息和它所代表的企业品牌。毫无疑问,微电影在新的消费语境下具有生产符号体系和视觉形象的优势,只是这一营销过程相对传统媒体广告来得更加隐含,当然也更受广告主和商家们的欢迎。

  3.限广令导致传统广告市场受到限制,微电影门槛低受青睐。

  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此举意在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规范我国广播电视广告市场,然而其中包含的众多新规定无疑对我国广播电视广告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限制了电视广告市场发展的规模,这和我国不断增长的广告需求和广告产业是不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因为广告播出机会和时长的减少,物以稀为贵,进一步增加了广告商的广告费用和整个广播电视广告产业的成本,现在央视黄金时段30秒的广告价格已逼近30万。整个广告市场平均价格的上涨促使部分广告商和客户转向新兴的成本相对较低、营销潜力巨大的微电影市场寻找机会。

  由于摄影设备的普及和日趋大众化,购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摄影器材,拍摄一部自编自导的短片已经不是奢侈的梦想,反而成为今天很多人表达自己和娱乐生活的重要方式。在制作上的成本大大降低的同时,广告商不需要支付巨额的广告费用,只需向视频网站等商家支付相比电视广告费低得多的播出费用,便可以在具有无数受众的网络平台上宣传自己的商品和企业的品牌文化。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因素是,国家目前对网络平台的审查和管制相对宽松,也是导致微电影进入门槛降低的重要原因。

  4.微时代的碎片化生活方式。[论文网 LunWenData.Com]

  在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经济等微文化大行其道,我们显然已跨入了微时代。[5]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信息的需求更是爆发式地增长,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空闲时间的碎片化,除了为数不多的休假和法定假日外,迫于强大的工作和生存压力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电视和电影院里,他们常常在工作的短暂间歇时间,通过连接互联网的个人计算机和各种移动终端(比如说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来获取娱乐和商品信息。因此,微电影这种免费而且灵活的短小精悍的电影般的形式切合了年轻人的期望,他们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去搜索商品和企业品牌的信息,只要通过观看一个几分钟的视频就可以做出决定。

  在商品、信息和媒介的包围下,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碎片化了,对应的信息传播也呈现了碎片化的趋势,即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6]微电影的诞生恰恰迎合了消费者细分的趋势,更低的制作成本和营销成本使得商家可以生产更多的文本来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的需求,如果把众多的广告投放到电视上来解决这一问题无疑会使商家不堪重负。此外,为了降低媒介干扰度,迎合媒介小众化趋势,商家把他们制作的微电影投放到特定的视频网站或者平台商那里,消费者可以轻松地找到描述他们感兴趣的商品的视频信息。因此,不难想象,人们在厌烦了电视广告上明星的喋喋不休之后,用数以亿计的点击率表达了他们对微电影时代的欢迎。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