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导的表象下男权中心的隐性控制。
从《非诚勿扰》的舞台呈现给我们的画面来看,女性的主体意识似乎进入了主流的意识形态,但是更深入思考,我们也仍然能够发现藏在女性主导表象下的男权政治的隐性控制。
我们说多女选一男的形式,体现的是女性主导的思想,但是当 24 位姑娘们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起,她们的身份就是双重的,既是台上男嘉宾的围观者和评判者,同时又通过镜头被更广大的人群围观着、评论着。某种程度上,节目方还是为了让节目更好看。在舞台下面的摄像机对准了台上的女嘉宾们,她们的举手抬举、言行举止都被忠实的记录了下来,甚至还包括她们性感的身材等[5]。其实,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真正被看的、被关注的还是台上的那 24 位形象气质俱佳的女嘉宾,她们成为被大多数所看的对象。这是一个眼球经济时代,人们已经看惯了明星美女,平民美女并且有自己独特个性气质的女生则更能满足群众的猎奇心理,迎合不同口味,而赚足眼球[6]。
节目中也暗暗地宣扬着男性标准。男嘉宾上场后的第一个权利是选择心动女生。在短短几秒时间里,这个选择的标准只有一个男人的眼睛。很明显,那些年轻貌美、身材姣好的女性很容易受到男性的青睐,这部分女性也因为吸引异性目光而显得更加自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貌美成了一种竞争力一种资源甚至是交换的砝码。舞台上样貌不怎么出众的女嘉宾朱真芳表示誓好宅男不嫁的时候,引来一片唏嘘,包括女性在内的一大片群体从心底里认为,以她的容貌没有资格提出这种交换条件。爆红于网络的凤姐能够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大抵也因如此。可以说年轻貌美是父权制的遗毒,女性们没有过多地去思考这个美丽的标准是谁定的,就急急忙忙投入到各种美容大军里去了[7]。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女性在美丽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主体意识,对美的追求开始更注重健康更关注自我,而不是简单的好看。只是从目前看,女性想真正做到自己的美丽自己做主,还有一段路途要走。
女性消费时代的来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视节目的定位与受众意识,文化环境又如同河流,是不稳定和变换的,我们看到,《非诚勿扰》节目中出现的女性角色为主导、男性角色被消费的方式,表面上看是在极力声张女性权利,改写现有的男强女弱现象,但在一片风光背后,隐藏的却是无法选择的男性政治的潜在空间,在赢得市场认同的同时还能树立起女性主义的口碑。
电视媒体必须学会与时俱进,寻找合适的性别定位,在男性与女性中左右逢源,才能在电视节目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节目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女性主导的思想。不管是节目女选男的形式还是女嘉宾现场牢牢掌握话语权的强势表现,在到节目引起的一系列有关两性的讨论,都彰显着女性在这个时代不再是他者,而是真真实实作为参与者存在着。尽管深入挖掘也能看到其女性主导的背后男权中心思想的根蒂。审美标准、经济地位等问题依然模糊着一部分女性的眼睛。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性别意识在人们思想中的强化,女性可以在各个领域打破他者的地位,整个社会终将达到两性和谐发展、双腿并行。
参考文献:
[1] 钱梅。刍议电视相亲节目的卷土重来[J].新闻界,2010(2)。
[2] 郑大群。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概论[J].求索,2006 (3)。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韩贺南,张健。女性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 杨雪云。美女经济看女性社会地位[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6]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 张敬婕。女性主义媒介批评[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0.
[8]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 刘利群 . 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M]. 北京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10] 张艳红。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1] 卜卫。媒介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2] 赵前卫。从电视相亲看媒体社会责任[J].青年记者,2010(9)。
[13] 陈立敏。多维话语较量中的电视婚恋交友节目[J].广播影视评论,2010(9)。
[14] 李东红。从《非诚勿扰》看社会热点问题[J].今日科苑,2010(24)。
[15] 兰潞希。电视交友类节目中的男权中心现象--以《非诚勿扰》为例[J].现代商业,2010(20)。
[16] 徐亚捐。从《非诚勿扰》透视我国当前的婚恋文化[J].电影文学,2009(16)。
[17] 张晓红。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女性电视谈话节目以《半边天》《天下女人》为例[C].湖南师范大学,2009.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