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园电影的教化性回归

我国校园电影的教化性回归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是整个文明社会进程中的一部分。它不仅要以艺术性取悦人,同时还要以一定的思想性来维持着意识形态,体现着主流的思想意志,校园电影也不例外。推崇向上的、健康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当下国产电影进行传播的必要手段和普遍法则。只是当代的校园电影已经放弃了板起面孔的枯燥说教,而是将正确的思想观念灌注于剧中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及他们的命运中,让观众在代入主人公角色的同时接受电影传达的思想与观念。[3]

  (一)对奋发向上的肯定

  校园时光正是人们的接受力、创造力和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同时也因为自制力差而很有可能受到外界的干扰。主流价值观倡导学生利用这一黄金时间奋发向上,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与20世纪台湾校园电影中屡见不鲜的眷村子弟建立“黑帮”、逃学打人等内容不同,在近期涌现出来的校园电影中,勤奋学习日益成为一个重要主题。在《中国合伙人》中,孟晓骏在课余时间依然苦读,王阳则将与外国女孩谈恋爱的经历当成了提高口语的机会。而屡次落榜的成东青更是抓紧一切机会汲取知识,因为天赋有限,他就选择了苦背,字典出来一本他就背一本,并在图书馆通宵读书时收获了爱情。可以说,如果没有三个人在北大时的努力,他们也无法在毕业后创办新梦想英语培训学校,不断迈近自己的梦想。

  (二)对堕落或迷失的否定

  人们在校园中度过的岁月也正是青春期过后,第二性征发育成熟,性欲与恋爱欲萌动的时间段。而校园中的学生们一方面没有足够的社会经济地位来建立家庭,另一方面又没有宽松的、充分的性教育环境,因此在男女两性关系问题上难免会出现堕落与迷失。相比起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校园电影对于性、毒品、暴力等元素的大力渲染,国产校园电影仍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映与匡正。[4]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就以阮莞这一形象否定了这种所谓的“壮烈的青春”。阮莞一心爱着赵世永,并且最后也是在去见赵世永的路上遇到车祸而死。在阮莞的校园时代,她陪着赵世永的女人去堕胎,最后自己怀孕后因为赵世永的表现是惊慌失措而又选择了堕胎。阮莞的整个青春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荒唐的玩笑。最后阮莞生命的戛然而止也代表了影片对她的否定。

  此外,电影还否定了“爱情即青春”“性即青春”这种偏激观念,将校园电影从单纯的“青春残酷物语”中升华出来,赋予了校园电影更为深厚的内涵。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导演赵薇在电影中表现更多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因无法处理自己情绪催化剂的逐渐释放和头脑发热的冲动,最终给自己造成的种种苦果,这滋味中包含了内疚、决绝、隐忍、情不自禁、爱恨交织等多重意味,以及人们在品尝过爱情的苦涩滋味后,一部分人感受到的是豁然开朗,一部分人感受的是物是人非等。一切都已经告别了过往青春片中单纯“爱不爱”的简单命题,揭示的是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和弱小。

  (三)对残酷现实的揭露

  当代校园电影中有一部分佳作能够“出于校园却高于校园”,为观众褪去校园生活中的童话色彩,将社会中的残酷一面引入电影中,为电影增添了几分现实感和厚重感。如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电影设置了多个伏笔,使观众在对比剧中人物的校园时代与后校园时代时唏嘘不已。如郑微在上学时写作业并不认真,与陈孝正一起在自习室时,陈孝正毫不留情地将作业本摔到郑微的面前指出她的错误,而郑微的反应只是不以为意地说:“哦,可能算错了吧。”此处表现了年轻的郑微马虎的性格。而镜头一转,当电影开始表现剧中人纷纷进入职场后的生活时,对郑微的表现是她在办公室严厉批评自己办事不力的下属,要求他们认真办事,千万不能马虎。此时的郑微已经在社会的锤炼中成长为一个严谨的女人。社会除了能逼迫人改正自己的缺点外,也能够让人染上在校园中没有的毛病。陈孝正在校园时有洁癖,最不能接受别人抽烟,在室外坐在地上的时候,他都要拿一本书垫在自己的屁股下。然而在走上社会后,他如果再保持洁癖注定是难以生存的,正如郑微所说的,“我们最终都要成为我们曾经讨厌的那种人”,陈孝正不仅学会了抽烟,电影中还表现了他穿着一条白裤子时毫不犹豫地坐在肮脏的台阶上,这一个情节暗示的是人在离开校园后对社会这个大染缸的污浊、阴暗面的容忍度加强了,因为自己也被同化了。

  中国当代校园电影既展现了主人公的叛逆青春,迎合了观众怀旧的观影心态,揭开了观众封存已久的某些回忆或欲望,同时又呈现出一种说教性的回归,有益于对前者的匡正和补救,使电影不至于沦为某种幼稚轻狂的盲目狂欢。当代一些出色的校园电影将娱乐因素与教化功能利用得淋漓尽致,影片将青春叙事从数十年的意识形态语言中拉出,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来对观众进行积极影响的手段无疑是值得其他影片学习的。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q2013170)阶段性研究成果;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编号:2013CZ016)阶段性研究成果;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课题(项目编号:WHSZYB03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您推荐

回归本真的母性光辉

回归本真的母性光辉   “理解一切,就是原谅一切”,这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的一句台词。而在影片中,将这一句台词诠释得淋漓尽致的,不是别人,正是两位母亲。一位是被变性人丈夫罗拉抛弃后又不幸丧子的中年女性曼纽拉..

以“微”为特征的校园微电影创作

以“微”为特征的校园微电影创作   (一)校园微电影创作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首先就题材选择来看,大量校园微电影的题材选择,存在着题材单一普通、故事老套、剧情简单等现象。校园微电影的题材主要集中在校园情感类短..

校园微电影是微语境下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校园微电影是微语境下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从近年来在各大主流媒体中传播的校园微电影的命名看,可以提炼出“青春”、“爱情”、“励志”、“感恩”、“毕业”、“美丽”、“勇敢”、“疗伤”、“逆袭”等关键词..

伦理教化与世俗的狂欢

个性回归的电影改编

个性回归的电影改编   《看上去很美》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又是王朔的作品,此前的《绿茶》也是由王朔推荐改编的,这实际上反映了张元对于当代文学的隔膜。不过,张元对王朔作品的两次改编方式完全不同。   小说《..

我国校园电影的教化性回归

我国校园电影的教化性回归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是整个文明社会进程中的一部分。它不仅要以艺术性取悦人,同时还要以一定的思想性来维持着意识形态,体现着主流的思想意志,校园电影也不例外。推崇向上的、健康的..

我国校园电影的叛逆元素

我国校园电影的叛逆元素   校园电影是与浪漫、充满活力的青春岁月紧密相连的,青少年此时一方面有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并对师长灌输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但是又没有成熟到足够面对自己遇到的种种困惑。另一方面,青少年急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