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语言的“意象”更加明确具体
在《妻妾成群》里,“死人井”这一意象是颇具恐怖色彩的。文中数次安排颂莲走到井边。“井”似乎具有一种宿命的色彩,笼罩着这座灰色的山西大院。文中写道:“颂莲想起那口井,关于井的一些传闻。颂莲说,这园子里的东西有点鬼气。陈佐千说,哪来的鬼气?颂莲朝紫藤架呶呶嘴,喏,那口井。。。。。。我自己看见的,我走到那口井边,一眼就看见两个女人浮在井底里,一个像我,另一个还是像我。陈佐千说,你别胡说了,以后别上那儿去。颂莲拍拍手说,那不行,我还没去问问那两个鬼魂呢,她们为什么投井?陈佐千说,那还用问,免不了是些污秽事情吧。颂莲沉吟良久,后来她突然说了一句,怪不得这园子里修这么多井。原来是为寻死的人挖的。”“井”的意象非常虚无,在内心空虚无助的颂莲这里,这是一处恐怖的存在,在陈佐千那里,却是一种男权的象征,对于每一个不忠于男性权利的女性的惩罚。在小说中,这个意象引导我们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压抑无处不在,来自读者的内心,这里苏童的描写是细腻的,对女性心里及特质的刻画都透露在文字中间。
尽管苏童的《妻妾成群》中反复强调了“死人井”的意向,而我们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已经寻不见“死人井”这个意象,转而替代的是“红灯笼”。正如电影的名称所说的一样,大红灯笼代表了男性对附属于他的女性的荣宠,高高挂起的灯笼更具有具象可感性,以鲜红的颜色昭示的荣宠,是张艺谋赋予电影的新的元素。数千年来的女性生活都是在这种血红的笼罩下,用电影镜头来表达“死人井”这一抽象的意象自然没有这种色彩的冲击来的鲜明。这是电影区别于文本的不同,电影需要鲜明的形象塑造。电影中每到红灯笼在哪一房姨太太那里点起,就意味着她会得到陈佐千的宠爱,其它房姨太太的妒忌。点灯、灭灯、这一最寻常的生活场景被赋予了性学上的意义,这是电影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