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焦虑:“反思”与“忧思”

文化焦虑:“反思”与“忧思”

  藏戏被誉为藏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然而在现代艺术的冲击和藏民生活方式的与时俱进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藏戏的传承现状堪忧,藏戏逐渐衰落,这引起了万玛才旦对传统藏戏文化传承的焦虑,《寻找智美更登》便是以寻人为剧情脉络抒发心中的块垒。影片中剧组在一路寻找、一路停留的过程中,展现了藏区目前的文化状态:藏区对于藏戏传承处于一种半荒废状态。

  以前以藏戏闻名的“藏戏村”中,扮演主角智美更登的演员自从工作后,都很少回家,以前每年藏历新年的重头戏就是演藏戏,现在也演不成了;以演员作为梦想的年轻人只会模仿卓别林,却对藏戏一窍不通;在最能够代表传统宗教文化的寺庙里,小喇嘛们饶有兴致地念着英文;专业的藏戏团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排过藏戏了,导演从藏戏团中挑选了几个女学生,可是她们几乎都不会唱藏戏,甚至连藏戏团的团长,以前的老藏戏演员也快连藏戏唱词都想不起来了;舞厅里,唱着现代说唱音乐的老板以前也是藏戏演员,但是现在他早已不记得藏戏的唱词,只是依稀记得起唱腔和故事大意。这些现象都表明藏戏的没落以及挣扎中的尴尬景象。剧组对智美更登的“寻找”过程,其实就是对于传统藏族文化在现代被“丢失”的反思过程: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问题不在于外界对于藏文化的理解有多少,而在于作为藏族人本身,对于藏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有多少。

  电影中传达的文化焦虑不仅是藏戏在传承方面出现了断层,还体现在传统的藏戏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侵袭,日渐丧失了其本真的艺术形态和地位。藏戏《智美更登》在《静静的嘛呢石》和《寻找智美更登》两部电影中,一直如影子般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是其出现又总是被种种现代的艺术样式所打扰替换,其“一方净土”似乎再难觅见。《静静的嘛呢石》中,藏戏演出过程中,穿插了录像厅播放现代光碟、小喇嘛因热衷电视《西游记》购买“孙悟空”面具的镜头,藏戏结束后录音机就即刻播放“鬼哭狼嚎”般的现代舞曲。可见藏戏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现代艺术的挤压,长此以往藏戏只会成为藏民族的民族记忆而已。不仅如此,智美更登这个角色的出现方式常与最现代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电影《寻找智美更登》中,灯红酒绿的歌舞厅里,年轻人唱着动感的现代歌曲,在这种充斥现代元素的环境下,智美更登作为聊天的话题出场了,但是在歌手的诘问下,代表传统的智美更登形象显得势单力薄。智美更登这个人物毫无疑问是传统的,是最纯正的古典藏戏文化的代表之一。在现代文化的裹挟下,智美更登的精神象征意义和地位明显日渐式微,那么,传统的文化精髓还将拥有其“独立”的个性和传承下去的魅力吗?

为您推荐

形象转变的文化解构与认同

形象转变的文化解构与认同   在看到华人形象转变的同时,不应该遗忘被“矮化”“嘲讽”的历史教训。从误解角度不难发现,过去华人形象的卑劣一方面是美国电影迎合本土观众的固有认识、心理需要和情感认同;另一方面是中..

“地域文化”的魅力

“地域文化”的魅力   特别在当代这个媒体、互联网泛滥的时代,说起“地域文化”视乎是一个落后的话题。可是在这个时代很令人奇怪的是,许多的现象和许多人的兴趣、甚至文化的关注要点却反复纠缠在“地域文化”这个主..

电影《喜宴》及其文化性

电影《喜宴》及其文化性   《喜宴》作为李安“父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让李安在国际影视界声誉猛增的一部作品,该作品曾获得台湾金马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用..

电影《喜宴》的中西文化交融

电影《喜宴》的中西文化碰撞

电影《喜宴》的中西文化碰撞   在影片《喜宴》中父亲和儿子是两个站在对立面的个体,父亲除了代表一位家庭成员外,更是一个沉重文化内涵符号的象征,退役师长的身份使得父亲具有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家族观念,而早年出生的..

论蒙古族电影的文化走向

论蒙古族电影的文化走向    电影作为一种影像传达工具,承载着蒙古族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背景,对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崭新的抒写和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民族国际化要求蒙古族电影艺术家在拍摄电影时,始终保持民..

蒙古族电影中的文化意象

蒙古族电影中的文化意象   1.动物的分析 蒙古族堪称马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马的兴衰一直与蒙古族的荣辱水乳交融,蒙古族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载入史册。蒙古马与蒙古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