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电影的死亡之悲

日本武士电影的死亡之悲

  悲剧感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是武士电影中的传统美学风尚。在武士电影中其悲剧感有时体现为落魄武士在生活中的颓废、悲观和无能为力,如山田洋次的《武士的一分》(2006)中,为主公每天尝毒导致双目失明的武士三村新之丞在残疾之后不仅失去了工作,妻子还为其他武士所玷污,严重地伤害了三村的自尊心;有时体现为一种人的生命短促,即使武士拥有坚定的意志,但命运总是对人给予无情的捉弄,如稻垣浩的《宫本武藏》(1954)中的一代宗师宫本武藏,在成为一个真正的勇士、创立剑道二天一流之前不得不经历了种种磨难,除了遭遇战败,被通缉,被好友本位田又八的母亲排斥,被僧人泽庵进行魔鬼训练之外,还与自己挚爱的女子阿通之间耽误了整整十年没能在一起。而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悲剧意味最为浓烈的则是死亡之悲。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如前所述,武士因为必须忠诚地秉承武士道精神,其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都属于主公,为了主公的意志往往必须牺牲自己甚至家人的生命。加之武士这一身份所具有的特殊性也包括了死亡的方式,不仅只有武士能够佩刀,并且用自己的佩刀切腹而死还是武士们区别于社会底层的庶民的某种光荣的特权。[3]因此,在武士电影中,武士们除了在斗殴中死于对方刀下之外,还极有可能出于愧疚或维护尊严、信誉等缘故,用剖腹的方式自尽,以“光荣就义”。   如在深作欣二执导的《赤穗城断绝》(1978)中,死亡就贯穿了电影的始终。这一电影来源于江户时代最为悲情的复仇故事“忠臣?i”,这个故事随后演变为在日本流行多年的剧目《忠臣?i》,在电影诞生后又成为大银幕的宠儿。由于其中贯穿的悲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赤穗城断绝》之后又经历了多次翻拍,甚至连西方导演都对此颇感兴趣,将西方观众所追捧的奇幻题材加入到电影之中,卡尔?瑞奇于2013年推出的《四十七浪人》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首先是赤穗藩的藩主浅野内匠头因为在将军府的公开仪式上受到了重臣吉良上野介的戏弄,出于武士的尊严在众目睽睽之下拔刀砍伤了对方。浅野内匠头的这一举动随后被将军判剖腹自尽。由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浅野内匠头从容地以武士应有的仪式自杀,电影在此达到了第一个高潮。然而浅野之死仅仅拉开了整个悲剧的序幕。由于藩主已死,整个赤穗藩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大石内藏助则在此时承担起了稳定人心的职责。而在浅野死讯传来后,赤穗藩的47名武士瞬间变为了无主浪人,他们此时并没有舍弃自己的忠心,而是在大石内藏助的召唤之下聚在一起,忍辱负重,隐姓埋名,等待机会杀死吉良上野介,为冤屈而死的主公报仇。这一批勇士为了能够完成报仇使命,或是抛弃了家人,或是牺牲了富裕的生活,在漫长的等待结束之后终于成功杀死吉良。此时吉良的死成为电影的第二个高潮。但是,电影之所以具有让人无法释怀的魅力,正是在于其对武士阶层阐释得极为透彻。47名浪人除了在报仇过程中死亡的之外,在大功告成之后无一人选择亡命天涯,大石内藏助带领着幸存武士坦然地向幕府领罪,一起干脆利落地剖腹自尽,既成全了对幕府的服从,如藩主一样遵循着幕府的统治秩序,又以殉主的方式成全了他们对自己藩主的忠义。电影由死亡开始,由死亡抵达叙事高潮再以死亡终结,武士们的大好青春以及生命就在对“忠”“信”的誓死践行中如樱花般陨落,带有强烈的悲剧美的特征。

为您推荐

日本电影中的“死亡”文化原型

日本电影中的“死亡”文化原型   日本国民的死亡观源于对樱花的崇拜,樱花常用来比拟高尚的人的生命,樱花刹那芳华间消逝,使日本民族形成了悲观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自我升华的传..

“死亡”在电影中的表意功能

“死亡”在电影中的表意功能   死亡是一种超越生命的边界趋向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讨的最高本体,它能够凸显出生命的意义,衍生出正义、崇高、诗意的美感,体现出无限的精神价值。作为世界一切艺术形式需要表现的母题,它也..

日本与韩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日本与韩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电影票房比较   美国长期以来保持着票房全球第一的翘楚地位,日本和韩国均是票房收入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国家。日本的电影年产量曾创造过世界的记录,其票房收入长期位列美国..

日本与韩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对于影片中爱情和死亡的分析

对于影片中爱情和死亡的分析   该部影片主要是以时间为线索,由主人公露丝的叙述为主体展开的。而影片中叙事的行为总是和影片的主体相联系,但是一旦叙事的行为拥有了主体性,那么就要和周围的环境发生矛盾和冲突,而通过..

对武士道其他德目的涉及和表现

对武士道其他德目的涉及和表现   在忠、义之外,忠臣藏题材影片还对诸如武勇、礼、诚等其他武士道德目有所涉及和表现。   1.武勇   作为武士赖以生存和博取名誉的基本技能,“武勇”是衡量一名武士是否合格的基..

对武士道核心德目的阐发和升华

对武士道核心德目的阐发和升华   那么,作为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的核心德目――忠义,在这十部忠臣藏题材影片中是如何被表现和阐释的呢?这一表现和阐释是仅仅依照传统武士道精神的本面目还是对此加以了修饰并进行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