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给观者的指引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最感人的是一个分界点,电影的前半段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几乎无救的孩子,家长的失望,学校的放弃,同龄孩子的耻笑,主人公自己都已经认定他被遗弃,“与众不同”,和同龄孩子格格不入的时候,一个代课老师的出现,发现他不开心,希望让他开心,帮助他成长,找寻自己。去他家里家访,试图劝导家长找到孩子无法阅读的真正原因,不是他不用心,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有阅读障碍,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真正帮助他,让他找回自我,找回自信。
观者一定对一句话不陌生:“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在这句话的背后,包含着一个信息:学生难教。随着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网络信息发达,学生抗拒诱惑的能力以及得到信息的便捷性,甚至各个家庭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家庭的离婚率逐年上升与家庭的贫富差距等一系列在教育背后的种种客观因素,都给教书育人带来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与压力。在“师者”的教育一生中,相信都会碰到各种类型,形形色色的学生,也不乏曾经出现过相片中伊桑这种特殊的孩子,试问是否能做到片中这位年轻的教师这样,不随大流放弃他,认定其无救了,而是真的走进他的心里,洞察他的心声,唤醒他。
影片中这位拯救伊桑的代课老师有两个亮点,第一,当他发现伊桑的与众不同时,他没有随波逐流,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认为是一个教育的负担。他不仅没有放弃,还积极找寻拯救他的办法。他认真阅读问题学生的练习本,发现他不像其他老师想象的那样:总是开小差,不认真学习,不努力,而是他有阅读障碍。当他试图走进伊桑心里改变他时,遭到了同行的嘲笑,但他依然坚持。当他来到伊桑家里时发现伊桑的绘画超能力。并从伊桑的绘本中读懂了他那颗孤独的心。作为老师他觉得痛心,更坚定了拯救孩子的信念。为了给这个孩子重拾自信,他试图说服校长进行绘画比赛。绘画比赛时伊桑迟迟不出现,他的紧张与担忧,伊桑出现后他的喜悦与幸福。这一切,用电影的手法拍摄出来,似乎正契合了主题。 同样电影中讲述的故事放到现实生活中,当读着你所做的教学改革遭到同行的斥责时还能坚持吗?因此,片中的教师是伟大的,这个片段同样可以激励着勇于创新改革的教育者们。在电影中的结局是美好的,老师的眼光是独到的,发现了孩子的光环,并且成功地将他拯救。现实是残酷的,有很多“师者”也很努力工作,在呕心沥血教育着孩子们,但不一定每一个都会有个美好的结局,这部影片可以给这样的“师者”以鼓励,激励他们享受教育孩子的过程,永远保持一颗乐观的心。亮点第二,这位独特的老师的出场,打破常规,一声清脆的笛声响起,伴着他的出场,他教给孩子们的不是生搬硬套地给东西画像,而是按照自己的想象作画,让孩子有一个遐想的空间。这也从一个侧面抨击了填鸭式教育,讽刺了只重视结果、成绩教育方式的狭隘。正是因为在分数至上的空气当中,有这样一位另类的“师者”,才提供了发现伊桑、改变伊桑的可能。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